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探讨后腹腔镜术式的技术要点。方法 3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其中2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17例行开放性肾盂成形手术,后腹腔镜术式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开放途径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术中均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及留置双J管。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81±42.8)m in长于开放组(130.2±37.4)m in(P<0.05),术中出血量80(50~200)m l少于开放组150(120~400)m l(P<0.05),术后止痛药(曲马朵)用量(60±7)mg、术后住院时间(8.6±5.1)d、腰部感觉异常5%优于开放组(260±9)mg、(14.2±10.4)d、70.6%(P<0.01)。后腹腔镜组术后尿漏(1例与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1例与0例)及肾积水改善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疗效令人满意。其临床价值可与开放途径相比,并且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掌握一定的技巧后能使手术时间缩短,可代替开放手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排石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结石大小4~10 mm,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坦索罗辛+排石颗粒,对照组口服排石颗粒,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药物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有差异性。结论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以提高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率CT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观察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资料。结果:高分辨率CT能清楚地显示中耳鼓室、鼓窦和/或乳突破坏腔内异常软组织密度灶以及相应部位的细微骨质破坏征象。鼓室、鼓窦及乳突腔软组织肿块36例,骨质破坏包括听小骨(32/36)、鼓棘(6/36)、鼓室盖(1/36)、面神经管(2/36)及乙状窦前壁(4/36)。手术与CT诊断符合率为86.1%~100%。结论:高分辨率CT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光声光谱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声光谱(PAS)技术是一种研究物质吸收光谱的新技术。可作为医学领域研究的一种新的有力分析工具,其技术特点为医学样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灵敏,可不经预处理而又无损样品的有效检测方法。本文简述了光声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优点,介绍了光声光谱技术在医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双光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光子技术在生物分子探测,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文章着重介绍了双光子技术与共焦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显微技术相结合,对生物组织进行三维观察和成像,;它既具有亚微米甚至纳米尺度的分辨本领,图像对比度高,而且对生物样品无损伤,对国内利用双光子荧光进行癌症诊断的一种新方法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