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12.
The prognostic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fter resection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issu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ose genes associated with high serum alpha-fetoprotein (AFP),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cluding prognosis and recurrence after hepatectomy. Based on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110 training HCC cases, 20 genes whos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nd 50 genes that were downregulated correlated with high serum AFP-associated HCC patients.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Villin1 (Vil1) were obtained in high serum AFP-associated HCC tumor tissues.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only VIL1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currence of HCC. The results were validated independently using Taqman gene expression assays and immunostaining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pregulation of VIL1 mRNA was also correlated with high serum PIVKAII, vascular invasion (P < 0.05), poor differentiation, an advanced cancer stage (P < 0.01) 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P = 0.017). The upregulation of VIL1 mRNA was observ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early recurrence patients as compared to the late recurrence patients. Cox regression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high serum AFP levels (overall survival, HR 1.675, P = 0.002; FRS, HR 1.359, P = 0.039) and Vil1 protein expression (overall survival, HR 0.253, P = 0.009; FRS, HR 0.401, P = 0.041) were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of patients.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VIL1 gene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molecular marker for high serum AFP-associated HCC and a predictive candidate for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poorer prognosis of HCC.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族妇女肉眼观察宫颈(VIA,VILI)法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进行宫颈癌筛查,评价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新疆和田29~60岁的2005名维吾尔族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采取VIA、VILI法,对VIA、VILI异常者结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异常阴道镜图象区取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2005名农村妇女中VIA阳性41例,占2.04%(41/2005),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63%、98.98%、51.22%、99.44%;VILI阳性49例,占2.49%(49/1964),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57%、98.24%、30.61%、99.32%;阴道镜转诊90例,占4.49%(90/2005);宫颈活检65例,病理诊断为炎症33例、CIN24例、宫颈癌8例。[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VIA、VILI法具有一定的阴性预测价值;结合阴道镜检查能够初步判断病变的程度,确保活检部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社区糖尿病患者从家人或朋友获得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的现状,以及患者获得的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水平与其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研究对象的数据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社区诊断(2015)”专项调查,对符合要求的474名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测量。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SDSCA)对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测量,应用糖尿病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量表(directive and nondirective support scale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DNSS-PD)对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水平进行测量,分析患者获得的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水平与其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关系。结果:共有452名患者纳入分析,患者获得的直接支持实际情况平均得分为2.53±1.07, 27.6%患者获得的直接支持水平较高。患者获得的间接支持实际情况平均得分为3.13±1.12, 50.8%患者获得的间接支持水平较高。患者SDSCA平均总得分为35.38±14.21,得分率为45.95%,仅20.6%患者自我管理的总体情况较好。直接支持水平高组患者的SDSCA平均总得分、饮食和运动维度得分、自我管理总体情况、饮食和运动维度自我管理情况显著优于直接支持水平低组。间接支持水平高组患者的SDSCA平均总得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维度得分,自我管理总体情况,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以及吸烟维度自我管理情况均显著优于间接支持水平低组。性别(OR=2.729)、间接支持水平(OR=4.890)、年龄(OR=0.969)和体质指数(body msss index, BMI)(OR=0.819)是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不太理想,患者获得的间接支持水平高于直接支持水平,但均有待提升。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水平高均与糖尿病患者较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相关,间接支持水平高与5个维度较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均相关,直接支持水平高与较好的饮食和运动维度的自我管理行为相关。应对于社区男性老年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间接支持。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骨转移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浸润性导管癌出现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影响其骨转移的因素.方法:收集2000~2008年在我院进行治疗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完成347例随访,从中选择经过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67人,单因素分析6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核分级、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等).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患者发生骨转移集中在3年内,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为64.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核分级,肿块大小,淋巴转移数目,病理分期,雌激素受体(ER),Her-2受体状态及放疗化疗均对术后发生骨转移有影响(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术后是否完成辅助化疗放疗及Her-2受体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对初诊乳腺癌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预后是十分重要的,对具有转移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早期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其发生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过程中EB病毒(Ebstein-Barr virus,EBV)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Ⅱ/Ⅲ和宫颈鳞癌患者福尔马林浸泡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78例,提取DNA并采用PCR方法对EBV和HPV DNA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EBV蛋白表达.结果:病毒DNA检测结果显示,宫颈炎、CIN Ⅰ、CINⅡ~Ⅲ和宫颈癌患者各组HPVDNA检出率依次是2.5%、12.5%、68.0%、96.4%,EBV DNA为0、3.1%、28.0%和69.6%,其中宫颈炎组与CINIⅠ~Ⅲ和宫颈癌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宫颈炎与CINⅠ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病理进程不仅伴随着HPV及EBVDNA阳性检出率梯度上升,而且与HPV和EBV双重感染检出率增高呈正相关(r=0.46,x2=82.50,P<0.01).对宫颈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EBV DNA检测阳性标本中EBV蛋白阳性表达检出率为89.7%(34/39),而阴性标本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17).结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HPV和EBV双重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治疗方式等10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  结果  随访4~114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及肾积水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T分期(RR=2.001,P=0.001)、淋巴结(RR=2.250,P=0.045)、肾积水(RR=1.954,P=0.047)。  结论  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肾积水是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评价在低危初治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时使用曲普瑞林对AMH和FSH的短期调节作用.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低危初治滋养细胞肿瘤患者50例按照有无使用曲普瑞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对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比较观察两组在接受化疗时、化疗结束时及化疗结束后1年时的血清AMH、FSH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结束时及结束1年后的AMH、F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结束1年后的AMH水平显著低于本组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AMH水平(P<0.05);对照组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普瑞林应用于低危初治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同期时,对化疗效果无不良影响,且能保护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19.
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联合应用宫、腹腔镜对82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病因明确者行相应治疗.对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与宫、腹腔镜单独检查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孕症原因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通常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异常率为92.68%,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宫腔镜(47.56%)、腹腔镜(84.14%)或B超(76.82%)检查.不孕症的主要原因: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分别占36.58%、18.29%、15.85%、9.76%.原发、继发不孕症手术前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41.10%、59.42%,术后为68.49%、81.16%,术后妊娠率达36.40%.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患者能直观、准确、全面地明确盆腔、宫腔疾患,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可提高手术疏通输卵管的成功率,提高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疗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盆腔病因的诊断和治疗,并评价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度的符合情况。结果:(1)38例不孕患者的不孕原因分别是:盆腔炎性疾病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输卵管炎5例.卵巢良性肿瘤5例.子宫肌瘤2例.盆腔结核2例;(2)在输卵管通畅度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与腹腔镜符合率为76.02%;(3)38例中妊娠5例。结论: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是当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最有效的办法,应用腹腔镜能早期、全面、准确地评价患者盆腔状况,确定不孕原因,并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