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9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334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702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924篇
内科学   869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476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17篇
综合类   748篇
预防医学   446篇
眼科学   178篇
药学   7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5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73年   6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Mf2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保护效果测定。方法 将SjMf2基因亚克隆至pCEX—5X—3原核表达载体,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在ER2688中表达,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免疫用抗原剂量为50μg/次.鼠,对照组分别注射FCA或PBS,在0、2、6周共免疫3次。第3次免疫后2周进行攻击感染,42d后杀鼠,观察减虫和减卵效果。结果 在IPTG诱导下,表达载体中的SjGST基因与重组的SjMf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表达,形成了SjGST—Mf2融合蛋白,用这种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了27.75%的减虫率和45.7%的每雌肝组织虫卵减少率(LEPF)。结论 SjMf2基因亚克隆至pGEX—5X—3载体后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32.
浅析《内经》之闭经证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了《内经》有关闭经方面的相关阐述从而探讨闭经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并详细记述了《内经》对血滞经闭和血枯经闭这两类型经闭的不同治疗法度。  相似文献   
33.
Summary The study included 16 adolescents with optimally controlled hyperphenylalaninaemia (McKusick 26160), of whom six did not requir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criteria. All except the two patients with lowest median serum phenylalanine level throughout childhood (most values at 200–300 µmol/L) had white matter abnormalities detectable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e lesions were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watershed regions between the posterior and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In most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hyperphenylalaninaemia frontal white matter lesions were present as well. Normal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indicated that the lesions were stable. Occipital EEG abnormalities were frequent, and deficient performance on a pattern-recognition test was a characteristic neuropsychological finding. Serum phenylalanine levels at about 300 µmol/L or below throughout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may be required to avoid lesion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limitations of even an optimally controlled dietary regimen in hyperphenylalaninaemia.  相似文献   
34.
35.
原发性阴道癌的治疗方法有单纯放射治疗、手术或手术加放疗、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期别、各单位医疗条件、医生的经验。原位癌可局部切除或单纯腔内放疗,Ⅰ期和少数Ⅱ期早期可行手术治疗或单纯放疗,Ⅱ期至Ⅳ期行单纯放射治疗或同时性进行放射治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于细胞在修复毛细胞丢失和损伤的研究近况,探讨干细胞替代疗法在听觉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数据库1990-01/2005-05相关听觉损伤及干细胞修复的文献,检索词“stemcells and hearing cell regeneration”。 资料选择:对搜集的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毛细胞损伤与丢失。②听觉损伤与修复。③干细胞替代疗法治疗听觉损伤。排除标准:①干细胞的致瘤性。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54篇关于听觉损伤修复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9篇文献对于细胞运用进行分析评价。 资料综合:内耳细胞尤其是毛细胞及相关的神经元损伤丢失可导致听觉损伤和平衡觉失调。由于哺乳动物前庭和耳蜗毛细胞的再生修复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通常认为毛细胞的损伤丢失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成因,并且靠自身是无法再生与修复。细胞替代疗法在治疗耳聋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是近年来听觉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热点。移植治疗耳聋的最佳方法是利用耳源性干细胞。最近,研究者分别从刚出生大鼠的柯蒂氏器和成年小鼠的前庭椭圆囊分离出胚胎样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内耳干细胞将是重塑毛细胞再生和恢复听觉功能的重要细胞源。 结论:干细胞在治疗毛细胞丢失引发的听觉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替代疗法必然呈现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37.
豨莶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的地上部分,分离出八个化合物,其中I和I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为ent-17-acetoxy-18-isobutyryloxy-16(α)-kauran-19-oicacid(I)和ent-17-ethoxy-16(α)-kauran-19-oicacid(II),均为新化合物,分别被命为豨莶酯酸(siegesesteric acid,I)和豨莶醚酸(siegesetheric acid,I)。其余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梗豨莶萜醇酸(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II),奇任醇(kirenol,IV,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V),二十一醇(heneicosanol,VI),花生酸甲酯(methyl arachidate,VII)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VII)。除奇任醇和β-谷甾醇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8.
研究地西泮、苯巴比妥、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对地西泮氧化代谢的影响及其药酶蛋白的初步分析,应用HP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测定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并对大鼠肝微粒体和酶蛋白进行分离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地西泮,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使肝微粒体中P-450含量明显降低,地西泮和普萘洛尔明显抑制地西泮C3-羟化活性,大剂量普萘洛尔尚能抑制地西泮N-脱甲基,苯巴比妥明显诱导P-450生成,增强地西泮N-脱甲基和C3-羟化酶活性及分子量为51,000和59,000的电泳蛋白带,而地西泮,普萘洛尔则呈抑制作用,并发现,地西泮N-脱甲基酶活性和分子量为59,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5),而C3-羟化酶活性则与51,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1),因此地西泮C3-羟化代谢可能与51,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而N-脱甲基代谢则可能与59,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39.
健康志愿者10名,随机交叉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CRMS)30mg(30mg×1)和硫酸吗啡普通片(IRMS)20mg(10mg×2),分别于服药前后各时点取静脉血,用GCMS测定血浆中吗啡含量。以药代软件程序处理,分别求得CRMS和IRMS的Cmax为19.38±3.80和21.27±6.21ng/ml;tmax为2.36±0.37h和0.55±0.16h;t1/2β为3.53±0.87h和3.03±0.74h,曲线下面积AUC为145.15±17.65和93.08±16.65ng·h/ml。癌症病人多次口服硫酸吗啡至稳态,CRMS和IRMS的峰浓度分别为27.43±0.33ng/ml,22.68±0.16ng/ml;谷浓度分别为19.45±1.44ng/ml;18.14±0.49ng/ml。  相似文献   
40.
研究地西泮、苯巴比妥、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对地西泮氧化代谢的影响及其药酶蛋白的初步分析,应用HPL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扫描测定地西泮及其代谢物,并对大鼠肝微粒体和酶蛋白进行分离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地西泮、普萘洛尔和西咪替丁使肝微粒体中P450含量明显降低。地西泮和普萘洛尔明显抑制地西泮C3羟化活性,大剂量普萘洛尔尚能抑制地西泮N脱甲基。苯巴比妥明显诱导P450生成,增强地西泮N脱甲基和C3羟化酶活性及分子量为51,000和59,000的电泳蛋白带,而地西泮、普萘洛尔则呈抑制作用。并发现,地西泮N脱甲基酶活性和分子量为59,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5),而C3羟化酶活性则与51,000蛋白含量呈线性相关(P<0.01)。因此地西泮C3羟化代谢可能与51,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而N脱甲基代谢则可能与59,000的P450酶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