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00篇
  免费   24897篇
  国内免费   17156篇
耳鼻咽喉   2553篇
儿科学   3558篇
妇产科学   5175篇
基础医学   32040篇
口腔科学   4975篇
临床医学   34855篇
内科学   43465篇
皮肤病学   3270篇
神经病学   15280篇
特种医学   102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0篇
外科学   30977篇
综合类   43709篇
现状与发展   59篇
一般理论   45篇
预防医学   18033篇
眼科学   7437篇
药学   28639篇
  201篇
中国医学   14353篇
肿瘤学   23164篇
  2024年   533篇
  2023年   3541篇
  2022年   5861篇
  2021年   12762篇
  2020年   9645篇
  2019年   8545篇
  2018年   9103篇
  2017年   8201篇
  2016年   7773篇
  2015年   11776篇
  2014年   14864篇
  2013年   14379篇
  2012年   20968篇
  2011年   23094篇
  2010年   14811篇
  2009年   12140篇
  2008年   15833篇
  2007年   15750篇
  2006年   15116篇
  2005年   14765篇
  2004年   10635篇
  2003年   9669篇
  2002年   8398篇
  2001年   7247篇
  2000年   6985篇
  1999年   6986篇
  1998年   3996篇
  1997年   3974篇
  1996年   3038篇
  1995年   2804篇
  1994年   2428篇
  1993年   1621篇
  1992年   2379篇
  1991年   2106篇
  1990年   1736篇
  1989年   1517篇
  1988年   1318篇
  1987年   1184篇
  1986年   970篇
  1985年   782篇
  1984年   513篇
  1983年   391篇
  1982年   229篇
  1981年   206篇
  1980年   201篇
  1979年   248篇
  1978年   146篇
  1977年   119篇
  1976年   109篇
  1974年   1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癌性肠梗阻(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5%。目前,MBO的治疗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规范,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对症处理的。本文在总结数百例治疗经验基础上,提炼出“减(压)、加(营养)、抑(制消化液分泌)、激(素)、利(尿)、动(运动及促进肠蠕动)”六字方针,简单、实用、有效,通过临床观察,该方案能改善患者症状,恢复经口进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手术治疗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尽管尚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96.
97.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 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作为一种新型超支化大分子聚合物,因其出色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一直被众学者称之为“人工蛋白”。 PAMAM的特点是存在内部空腔,并含有大量的反应性末端基团,这些结构使得PAMAM可以被用作仿生大分子,模拟天然有机基质在牙体组织表面进行仿生矿化,即PAMAM作为有机模板调控矿物质成核以及晶体的生长,以此来建造比传统的异体材料更加理想的牙体修复材料。本文就 PAMAM 诱导牙体硬组织仿生矿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D二聚体(D-dimer)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AMI患者3 990例,根据D-dimer质量浓度分为3组:≤0.50 mg/L、0.51~0.80 mg/L、≥0.81 mg/L,平均随访时间为2.1 (1.0~4.0) 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dimer对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 D-dimer≥0.81 mg/L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体质量指数较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多,3支病变较为多见,住院期间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峰值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D-dimer≥0.81 mg/L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累计心源性病死率(18.7%)高于D-dimer≤0.50 mg/L组(2.3%)和D-dimer 0.51~0.80 mg/L组(6.1%),且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D-dimer能独立预测AMI患者的心源性死亡(HR=1.71,95%CI:1.34~2.18,P<0.001)。结论 D-dimer能反映A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D-dimer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