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邓洁  齐云萍  马佳 《海南医学》2009,20(2):143-144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7岁,因血糖控制不佳1个月入院。有Ⅱ型糖尿病史10年,以运动、饮食治疗(未服降糖药),空腹血糖可控制在6—7mmol/L间,近一个月来无特殊原因空腹血糖波动于8—9mmol/L间。有Ⅱ级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服用波依定5mg,每日一次,倍它乐克25mg每日两次,血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右心功能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①右心功能测定:对60例EH患者和对照组20例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上用改良Simpson法计算右室收缩功能。先测出整个心室的心腔容积(Vvl,含室间隔)及室间隔与左心室腔所占的容积(Vlvivs),两者相减即可得出右心室腔的容积(RVV,RVV=Vvl—Vlvivs)。测算右心功能指标: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心输出量(RVCO)等。②所有受检者行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与R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右心功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级EH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低,而以3级高血压较显著(RVEF分别为68.16±6.26和48.94±6.09,P〈0.01)。②肺功能结果:EH各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降低,但仅与2、3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级组相比,2级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低;3级组中FVC、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肺总量(TLC)均降低(P〈0.05或P〈0.01);EH3级组中FVC较2级组降低(2.04±0.27比2.39±0.45,P〈0.01)。③RVEF与FVC、FEV1、MMEF、MVV、TLC测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1、0.59、0.51和0.77,提示RVEF主要与FVC、FEV1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EH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减低,以3级高血压较显著。②EH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的损害,并随血压分级的加重而呈减低趋势。③EH患者RVEF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况,为临床治疗CHF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38例)、CHF并非高胰岛素组(52例)、CHF并高胰岛素组(48例),共3组,入选年龄均≥60岁。进行以上3组人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可比性研究。入选人群均进行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测定(OGTT)空腹胰岛素水平(FI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等的测定,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收集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将三组以上各指标再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CHF患者是否存在IR。按基础病因分组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退行性心瓣膜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等,再进行各组以上各指标的对比分析,观察以上指标在不同基础病因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并非高胰岛素组及CHF并高胰岛素FIS升高,IAI值降低(P<0.05)。CHF患者按不同基础病因分组后,各组间FIS,IAI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HF并非高胰岛素组比较,CHF并高胰岛素组FIS水平升高,IAI值降低(P<0.05)。与NYHAⅢ级组比较,NYHAⅣ级组FIS指标升高,IAI值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存在IR,且在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之前就可能已经存在IR现象。IR水平可能与CHF的基础病因无关,是CHF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IR水平可能与心功能分级有关,心功能越差,IR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0岁,因“发热、咽痛、咳嗽3d”以“发热待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0℃,咽痛明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量多,双侧踝、膝关节疼痛,伴畏寒、多汗,无寒战、咯血、气促,无腹泻,腹痛。既往史:1979年患肺结核已愈。“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起病前未到过疫区,无特殊饮食史。查体:一般情况可,急性热病容,T39℃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颈软,甲状腺无肿大。  相似文献   
15.
刘扬  邓洁  齐云萍 《现代保健》2010,(36):190-19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在一定的病理或生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我结束生命的过程,这种死亡方式是由基因调控的,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是细胞对环境生理性或病理性信号、环境条件的变化或缓和性损伤产生应答的有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方法 入选人群均为老年男性,共100例,其中对照组(A组)40例,2型糖尿病组(B组)60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其HRV时域指标、BP及BPV长时变异性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HRV时域指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BPV增大(dSBPSD、dSBPCV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组HRV时域指标减少及BPV增大,提示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这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预后进行判断、指导和评估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方法 入选人群均为老年男性,共100例,其中对照组(A组)40例,2型糖尿病组(B组)60例.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其HRV时域指标、BP及BPV长时变异性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HRV时域指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BPV增大(dSBPSD、dSBPCV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组HRV时域指标减少及BPV增大,提示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这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预后进行判断、指导和评估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5 7岁。因体验、B超发现肝脏回声颗粒增粗不均而收住入院。自幼生活在血吸虫疫区 ,读中学时曾参加血吸虫病普查 ,无异常发现。 195 7年离开疫区 ,并从此再未到过疫区。 1960年行阑尾炎切除。 1982年因黄胆性肝炎住院治疗好转。 1992年因高血压病、窦性心动过缓、脂肪肝住院治疗痊愈。 1994年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痊愈。 40年来除以上疾病外 ,其身体基本健康 ,无腹痛、腹泻、乏力、纳差。近 15年来每隔 2年进行健康体验 ,多次肝功能检查均为正常。B超检查肝区回声、颗粒稍粗。近年来消瘦 ,无多饮 ,无多尿 ,无多食。饮食规律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