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粘质沙雷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242株临床分离的粘质沙雷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对其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亚胺培南耐药18株、中介1株;再用K-B法检测19株细菌对厄他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药物敏感性,确认均为耐药;采用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mc、blaimp、blagim、blavim、blaoxa-23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blaveb、blaper、blatem、blashv、blactx-m-1、blactx-m-2、blactx-m-9,阳性结果进行DNA测序,BLAST比对确定基因型.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19株细菌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全部耐药,对亚胺培南18株耐药、1株中介;对阿米卡星全部敏感;对庆大霉素敏感率为57.9%;妥布霉素敏感率不到30%;对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敏感率均不足20%;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均不足10%;改良Hodge试验阳性18株,阴性1株;EDTA协同试验全部阴性;PCR扩增和DNA测序显示,7株含blakpc-2、6株含blactx-m-14、3株含blashv-11、2株含blashv-12、1株含blaoxa-23基因;19株细菌均未检出blanmc、blaimp、blagim、blavim碳青霉烯酶基因及blaveb、blaper、blatem、blactx-m-1、blactx-m-2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 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粘质沙雷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主要携带blakpc-2型、blactx-m-14型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时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及其产生的调控机制,为临床治疗RSV疾病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以RSV感染人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并设立不同的感染时间(4h、8h、16h和24h),同时分别给予PDTC(核转录因子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或AG(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特异性抑制剂)处理。收集各组细胞和细胞培养上清,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内活性NF-κBp65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RSV感染4h后,核内活性NF-κBp65蛋白、i NOS mR-NA和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均升高,各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且与RSV感染存在时间依赖关系。加入PDTC后可明显抑制NF-κB活化,同时下调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加入AG后,则明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论RSV感染可诱导产生大量的NO,其主要受i NOS的调节。NF-κB活化对i NOS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正调控作用。提示RSV诱导NO生成可能通过活化NF-κB所致。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体内外研究显示,RSV Hr诱导人肺上皮细胞、人脐带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RSV感染小牛、棉鼠和婴幼儿的血清和气道灌洗液中均发现有高水平的PGE2。RSV可能诱导组织中胞质犁磷脂酶A2(cPIA2)发生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的cPLA2催化膜磷脂使其释放大量花生明烯酸。在RSV急性感染时,可诱导环加氧酶2(CoX一2)mRNA和蛋白的高水平表达,进而催化花生四烯酸发牛氧化反应,释放大量PGE2。在炎症反应中PGE2可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防止过强的细胞免疫;体内高水平的PGE2与RSV复制有着密切关系。对cPLA2或/和Cox一2进行选择性抑制时,可能有利于减轻RSV感染的炎症症状和及时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合并肺炎克雷伯菌( Kp)感染SD大鼠后,初步研究其所致肺炎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SV组、Kp组及RSV+Kp组,以RSV、Kp滴鼻感染SD大鼠,分别于感染后第0、1、3、5、7天不同时间点,测量其体重、肺指数( LI )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肺的病理学改变;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SV组和Kp组均存在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和炎症细胞浸润,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肺泡结构破坏逐渐加重, LI、TLR4 mRNA、NF-κB mRNA、NF-κB 蛋白、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升高,并与RSV和Kp感染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关系;RSV+Kp组 LI、TLR4 mRNA、NF-κB mRNA、NF-κB蛋白、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进一步升高,肺组织炎症明显加剧. 结论 RSV和Kp混合感染具有协同作用,加重肺部炎症;RSV合并Kp感染可能通过 TLR4-NF-κB途径诱导肺部炎症反应,释放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等.  相似文献   
15.
皖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安徽南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水平、HCV RNA定量检测和HCV基因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用速率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41例安徽南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水平和HCVRNA定量结果,应用RT-PCR和型特异性引物法对其中5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41例患者的血清ALT与HCV RNA两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rs=0.213,P=0.01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正相关;在50例标本中,HCV基因分型Ⅰ型有45例(95.7%),Ⅱ型2例(4.3%),未分型3例.结论 安徽南方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Ⅰ型为主;ALT、HCV RNA和基因型是可靠且重要的治疗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型肝芡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单独感染人群的免疫功能差异,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28例丙型肝炎合并HIV感染者和30例单纯HC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三代ELISA夹心法检测抗HCV抗体,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HCVRNA,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CD4^+、CD8^+细胞,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28例合并感染者中有9例抗HCV抗体阴性。合并感染者HCVRNA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单纯HC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单纯HCV感染者,ALT(54.1U/i。:33.5U/L,P=0.000)、AST(55.2U/L:35.5U/L,P=0.018)均明显高于单独感染组。结论:检测HCVRNA及相关免疫功能对于丙型肝炎合并HIV感染者的治疗、减缓肝病的进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柴芩感冒药对甲型流感病毒与腺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柴芩感冒药对甲型流感病毒(68-1,H3N2)与腺病毒(AdV7)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按Ree d-Muench法计算50%病变抑制的药物浓度(IC50),实验重复3次,并计算治疗指数(TI). 结果柴芩感冒药对甲型流感病毒(68-1,H3N2)和AdV7的I C50分别是(40.5±3.53)、(33.11±3.22) mg/L.TI值分别是 21和26.5;对照西药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68-1,H3N2)和AdV7的IC 50分别是(26.7±1.48) mg/L和(18.17±0.35) mg/L.TI值分别是79和120;对照中药金莲清热颗粒对流感病毒(68-1,H3N2)IC50为35.4.TI值为18;对腺病毒 AdV7的IC50未测到(无效). 结论柴芩感冒药既可抗甲型流感病毒(68-1,H3N2),又可抗腺病毒(AdV7).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移植前供、受者感染乙肝病毒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炎复发及愈后的影响。方法对上海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11月移植前供、受者感染乙肝病毒的2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移植前后肝功能、乙肝免疫标记物、HBVDNA等检测,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采用速率法,血清总胆红素(TBIL)采用终点比色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采用酶免疫测定(EIA);HBVDNA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结果①9例HBV感染的自体移植患者移植后3例发生乙型肝炎,其中2例为移植前HBsAg阳性,乙肝发作时3例HBVDNA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增高;②14例HBV感染的供、受者移植后5例患者发生乙型肝炎,HBVDNA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增高;③移植前HBsAg或HBVDNA阳性移植后发生乙肝相关性肝损的几率显著高于阴性组(X^2分别为8.44、9.07,均大于X0.005^2,P〈0.005);④移植前HBsAg或HBVDNA阳性对移植预后均无影响(X^2分别为2.58、0.24,均小于X0.05^2,P〉0.05);⑤1例患者异体移植后41d,乙肝合并戊肝,发生急性黄疸性肝炎,第46天重症GVHD死亡。结论移植前HBsAg和HBVDNA阳性均是HBV感染和再激活的高危因素,移植要密切监测免疫标志物和HBVDNA。移植前HBsAg和HBVDNA阳性不影响患者的生存,要注意非常见肝炎的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 1 ( L AMP- 1 )分选信号连接到 1 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致癌蛋白 E7( HPV- 1 6 E7)抗原上 ,构建了嵌合体 Sig/E7/L AMP- 1 ,发现含此嵌合体的重组痘苗病毒 ( Vac- Sig/E7/LAMP- 1 ,V)和Sig/E7/L AMP- 1 DNA( D)均能诱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为了确定这两种嵌合体的联合能否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 ,作者将雌性C5 7BL/6小鼠分成 7组 ,每组为 5只 ,分别腹腔内接种 1× 1 0 7PFU V和 /或用基因枪皮内接种 2 μg D,接种程序分别为 :0和 7天接种两剂 D( D+ D)、1剂 D和 1剂 V( D+ V)、1剂 V和 1剂 D( V+ D)…  相似文献   
20.
编码呼吸道合胞病毒 ( RSV)全长 G蛋白的 DNA- G疫苗并不能完全防御 RSV感染 ,作者切去 G质粒 DNA 5′端编码 56个氨基酸的跨膜区序列 ,构建了编码 2 4 8个氨基酸的质粒载体 RSV G蛋白 DNA,简称 p ND-G。用质粒 Mega试剂盒纯化后 ,免疫 6周龄BALB/c雌鼠 ,分四组 ,每组 8~ 1 6只 ,尾根部皮内注射。试验组每只 p ND- G50 μg,2和4周后再用同剂量的 p ND- G加强免疫。三个对照组为未免疫鼠、p ND载体骨架、福马林灭活的 RSV( FI- RSV,1 0 7PFU)。同上免疫后4周 ,各组均用 1 0 6PFU A2亚型 RSV鼻内攻击 ,攻击后 4天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