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目的:研究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纱坦)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大血管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和DM造模组,造模组给予STZ 60 mg/(kg·次)腹腔注射,再随机分为DM组和DM 缬沙坦干预组(DV组),DV组给予缬沙坦20 mg/(kg·d)灌胃.于12周时乌拉坦麻醉,取胸主动脉,用RT-PCR方法检测STZ诱导的DM大鼠大血管组织中TLR2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血管中TL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和DV组大鼠的血糖明显升高(P<0.01).而DM和DV组间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DM大鼠大血管组织中TL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均P<0.01),而DV组大血管组织中TL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DM组(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DM大鼠大血管组织中存在TLR2表达的增加,缬纱坦可能通过降低血管组织TLR2表达而对糖尿病大血管炎性改变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AM干预对HBZY-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途径中ERK和P38MAPK蛋白活性的变化。结果高糖状态下HBZY-1细胞增殖明显增强,凋亡轻度增加;AM干预后HBZY-1细胞增殖明显抑制,平均下降38.8%,同时凋亡明显增强。AM干预后,ERK1/2活性明显抑制,与高糖组比较平均下降约30%,而P38MAPK活性明显增强,较高糖组平均增高约70%。结论AM对高糖培养HBZY-1细胞增殖增强具有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这种作用是可能是通过MAPK信号传导途径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34.
Gremlin是骨形态形成蛋白(BMP)拈抗剂家族的新成员,在脊椎动物肢体的胚胎发育和肾脏、肺的形态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Gremlin分为Gremlin1、Gremlin2、Gremlin3三种,结构中均具有半胱氨酸结,Gremlin通过与BMP2和BMP4的直接结合阻断BMP作用的信号通路.Gremlin还可能参与调节中脑、卵泡、视神经细胞的发育和成骨细胞、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并且可能与糖尿病、肿瘤、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总结分析PDA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规律及可能的发生原因,为临床PDA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延安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PDA封堵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10例病例,分析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下降规律、残余分流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等.结果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为1.55% (10/647),10例均为巨大PDA患者,10例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残余分流,血小板减少发生于封堵术后3d内,血小板最低发生于术后4~6d,有6例输注血小板,所有病例无严重内脏出血发生.结论 PDA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属于少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残余分流所致机械性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37.
·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多存在于常见的药用植物中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活性氧簇的产生、阻止核因子-κB激活、激活腺苷一磷酸激酶、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等途径对抗氧化应激,从而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可避免高糖、高脂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在糖尿病早期阶段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保护肾脏组织  相似文献   
38.
近几年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临床报道此方法疗效满意.但对于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报道较少.现将笔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肾上腺髓质素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肾上腺髓质素(AM)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AM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4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1、13、14和19次,病例与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问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X^2=0.472,P=0.925)。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X^2=7.332,P=0.501)。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肾上腺髓质素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无关。  相似文献   
40.
<正>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失盐性肾小管疾病,以"五低一高"和代谢性碱中毒,即低血钾、低血镁、低血氯、低尿钙、偏低血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活性增高为典型临床表现[1]。临床上该病较为少见,易漏诊、误诊。现报道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GS。1 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已婚,汉族,江苏高邮人,因"反复乏力、头晕1年"于2019年2月11日入院。患者1年前因急性胃肠炎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