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何任教授临床工作70余年,诊治了大量的重病、难病及疑难杂症,我们随何老侍诊,受益良多,现将何老诊治疑难杂症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哺乳期乳房脓肿脓培养加药敏43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乳腺炎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收治的43例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全自动血培养仪增菌培养,转种孵育,PHOENIXTM100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43例标本中共分离出25株病原菌,分离率58.1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药敏试验显示: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红霉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4.12%、88.24%和76.47%;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四环素、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00%、100.00%、94.12%、94.12%、88.24%、88.24%、82.35%和76.47%。结论哺乳期乳房脓肿近半数细菌培养阴性,分离所得的致病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G具有极高的耐药性,故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常规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及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乳腺炎是常见的乳腺疾病,尤其是在初产妇当中,发生率更高。本病发病原因在于乳汁淤积,继而并非细菌感染等而发生乳房部的急性炎症。目前该病治疗西医强调抗生素治疗,中医针对其不同的临床表现,有采用清通法治疗的[1],也有采用温通法治疗的[2],两者都有一定疗效。而此前我们的研究认为温通法可以缩短病程,并避免因过用寒凉药物导致的脾胃损伤,乳汁减少以及乳房部的"寒性僵块"[3]。为什么两种截然相反的治疗手段,都能够在同一疾病上起作用?而温通法治疗"红肿热痛"的"阳热证"乳腺炎是否合适?我们通过急性乳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穿刺治疗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口服温通中药,同时采用穿刺抽脓;25例对照组进行切开排脓,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1个疗程(2周)后治疗组治愈23例(74.2%),对照组治愈6例(24%),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8.2±5.62)d和(32.75±4.37)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穿刺治疗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可以避免手术疤痕,保全乳腺功能,显著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小鼠肝切除术后疲劳的影响。方法将雌性KM小鼠48只分为术前空白组、术前对照组、术前实验组、术后空白组、术后对照组和术后实验组六组,各8只。除两组空白组外,余四组均制备肝切除模型。术前及术后实验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每天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b10.01mg/g体重,余四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注射7d。术前三组与术后三组分别在术后第3天和第6天进行游泳跑笼实验,分别在术后第5天和第8天取血,观察肝再生状况,测定血清中白蛋白、前白蛋白、乳酸浓度。结果术后给予人参皂甙Rb1能显著增强小鼠肝切除手术后残留肝脏的再生(<0.05),提高术后血清中前白蛋白的浓度(<0.05),降低血中乳酸浓度(<0.05),增加小鼠游泳跑笼的圈数。结论术后给予人参皂甙Rb1可提高小鼠肝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前白蛋白水平,改善肝切除术后疲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研究术后放疗对乳腺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查找有关术后放疗在乳腺交界性及恶性叶状肿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获取数据,以局部复发率、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主要评价指标,应用RevMan 5.2版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来自9项研究的5880例乳腺恶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纳入本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放疗可显著降低患者5年局部复发率(RR=0.44,95%CI=[0.27-0.74],P=0.002),提高5年DFS(RR=0.75,95%CI=[0.56-0.99],P=0.05),而对OS并无显著影响(RR=1.28,95%CI=[0.99-1.66])。亚组分析提示保乳手术患者行放疗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RR=0.29,95%CI=[0.12-0.72],P=0.007),但对DFS及OS并无显著影响。而放疗对于单乳切除患者来说均无明显获益。结论 术后辅助放疗可显著降低乳腺恶性及交界性叶状肿瘤局部复发率,保乳患者获益更为明显,同时放疗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5年DFS,但对OS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病人快速的康复的目的。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它不仅要求手术的微创,而且更加重视围手术期其他处理对手术病人的影响。2001年丹麦外  相似文献   
19.
谢小红  顾锡冬  赵虹 《中国肿瘤》2014,23(4):349-351
[目的]探讨康莱特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6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康莱特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CEF方案化疗,康莱特组同时给予康莱特200ml/d。观察两组骨髓抑制,CD3+、CD4+、CD8+、CD4/CD8及Kamofsky评分变化。[结果]康莱特组和对照组≥3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3.3%(4/30)、50.0%(15/30),差异有显著性(P〈0.05)。康莱特组CD3+、CD4+、CD4/CD8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32,P=0.038,P=0.040)。康莱特组生活质量为稳定、减退的患者分别为22、5例,对照组分别为18、10例,两组稳定、减退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44,P=0.030)。[结论]康莱特联合新辅助化疗可以减轻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提高免疫功能和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何任治疗乳腺癌的用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何任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何老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大法,对于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显示了积极的作用。现就近年57例乳腺癌患者的就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究何老在治疗乳腺癌中的遣方用药规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