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未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2.
郑庆玲  冯一中  顾栋桦  徐炜  董吉顺 《江苏医药》2012,38(6):699-702,745
目的检测fascin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7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43例,以18例正常卵巢组织做为对照。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Fascin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ascin表达在浆液性囊腺癌(81.4%)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40.9%)中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18)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1.8%)(P<0.01),浆液性囊腺癌组高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P<0.01);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Fascin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1)。Fascin低表达组的中位5年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组(36个月vs.23个月)(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fascin与Ki-67的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 Fascin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早期诊断、分级及预后判断中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有望成为一个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治疗靶点。Fascin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与Ki-67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细胞质膜微囊蛋白-1(Caveolin-1)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皮损部位和70例皮肤色素痣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色素痣均可见Caveolin-1阳性着色,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内Caveolin-1的阳性强度低于色素痣,阳性表达率皮肤恶性黑色素瘤(48.5%)低于色素痣(91.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aveolin-1在黑色素瘤中可能起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形成多细胞球后,对许多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明显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为“多细胞耐药”.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细胞黏附引起的信号通路活性的改变有关.细胞质膜微囊蛋白-1 (caveolin-1,CAV1)是一个细胞膜蛋白,在细胞膜信号通路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AV1基因沉默是否能增强MCF-7多细胞球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liquid overlay技术培养获得MCF-7多细胞球,用脂质体转染法把特异针对CAV1基因的双链小RNA干扰片段导入MCF-7细胞中,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多柔比星对MCF-7的细胞抑制率,分别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AV1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及磷酸化FAK (p-FAK)蛋白水平.结果:与单层细胞相比,多细胞球组的多柔比星细胞抑制率明显降低,FAK相对磷酸化水平增加2.64倍(t=7.32,P<0.01);CAV1基因沉默后,MCF-7多细胞球生长缓慢,球体较松散,与未转染组相比,干扰组多细胞球多柔比星(1 μ mol/L)的细胞抑制率增加了1.07倍(t=5.77,P<0.01),FAK相对磷酸化水平下降68.7%(t=6.57,P<0.01).结论:多细胞球的形成可以增强MCF-7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受性;CAV1基因沉默能逆转MCF-7多细胞球对多柔比星的耐药现象,FAK相对磷酸化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6.
气肿性肾盂肾炎(emphysematous pyelonephritis,EPN)是一种罕见的急性、暴发性、坏死性的肾实质和肾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可伴有发热、腰痛及肋脊角压痛等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本病临床上较少见,故易误诊或漏诊,如感染灶控制不及时,可引起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7.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cell differention,PEComa)特指由单形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构成的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其多见于子宫、阔韧带等部位,在由一组少见肿瘤构成的PEComas家族中属罕见类型,而发生于膀胱则更为罕见,目前英文[1]及中文[2-3]文献有关发生在膀胱的报道仅10例。2012年我院诊断膀胱PEComa 1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探讨其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35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清除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2.6%(44/135).单侧癌灶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6.4%(29/110),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2.7%(14/110),淋巴结的转移与患者的年龄、甲状腺被膜浸润与否和B超示微钙化有关,P<0.05.术后基本来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诱骗受体3(DcR3)表达和意义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TUNEL技术对62例HCC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1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DcR3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44例HCC中DcR3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0.97%,配对癌旁组织为20.96%,正常肝组织无阳性表达,HCC中DcR3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门静脉癌栓形成组中DcR3表达高于阴性组(P<0.01).HCC、癌旁和正常肝组织凋亡指数(AI)分别为3.52±1.65、6.08±1.71和6.87±1.78,HCC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R3阳性表达组中AI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 DcR3在HCC呈稳定高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相关,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和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40.
目的检测多细胞球的形成对乳腺癌细胞阿霉素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用liquid overlay技术培养获得多细胞球(multicellular spheroids,MCS),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和紫杉醇的细胞抑制率,MDRl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分别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与单层细胞组相比,阿霉素和紫杉醇对MCF-7多细胞球的细胞抑制率明显减少,MCS的MDRl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更多的细胞停滞于G0/G1期,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减少。结论多细胞球的形成可以降低MCF-7细胞阿霉素和紫杉醇的敏感性,MDRl表达的上调和更多的细胞停滞于G0/G1期可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