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测定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观察肩峰下激素局部注射对大鼠肩袖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肩袖组6例(A组);肩袖损伤组6例(B组);正常肩袖+皮质激素治疗组12例(C组);肩袖损伤+皮质激素治疗组12例(D组).B、D组使用大鼠双侧冈下肌腱滑膜面建模,切开冈下肌腱全厚层的50%,宽约5 mm.C,D组肩峰下滑囊注射0.05 ml皮质激素(得保松).分别于3、6周取冈下肌腱标本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组织形态学:激素治疗肩袖损伤后3周可见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索断裂和坏死;6周后略好转.Ⅲ型胶原:(1)肩袖损伤后Ⅲ型胶原表达升高(P<0.05);(2)激素在治疗肩袖损伤后3周Ⅲ型胶原明显较正常组和肩袖损伤组高(P<0.01);(3)激素治疗肩袖损伤后6周,Ⅲ型胶原表达仍高;(4)正常肩袖激素治疗后3周Ⅲ型胶原表达明显增高,但在6周后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 激素在治疗肩袖损伤时能通过刺激Ⅲ型胶原的表达促进肩袖修复,但肌腱的组织学结构和强度发生显著变化.即使正常的肩袖组织,在激素局部注射后也会产生暂时性的肩袖损伤修复反应.  相似文献   
72.
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鲜嫩醇香,营养丰富,是东北地区深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也是关东著名的风味菜。 白肉血肠看似简单,但制作也颇有讲究。白肉要选择新宰猪的五花三层肉,切成大小适宜的块,用白水煮,火候要适宜。煮过火,肉过烂,既不易切片,又不爽口。煮肉的火候全凭经验,有经验的厨师可以用筷于戳刺测知白肉熟的程度。切肉也要有一定技术,煮熟的白肉要待冷却后,肥瘦凝固不散时,用利刃切片,要横丝  相似文献   
73.
心原性气喘     
心原性气喘是一个临床综合病征,又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在许多心脏病患者中均能遇见,也就是心机能不全的呼吸困难。塔列耶夫氏认为是一种机能性神经原性综合病征,包特金氏则称之为运动性狭心症。这种呼吸困难,在主观上是一种呼吸需要用力或空气缺乏的感觉,在客观上则表现为呼吸急速。当心脏病人发生心力衰竭时,就育以呼吸困难为表现形式的、不同程度的肺换气作用增强。心刀衰竭很轻时,呼吸困难仅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出现,严重时,则轻度紧张或改换体位就可发生,甚至在安静时也不消失。兹就心原性气喘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前国内出版的一些老中医验案或经验选编日见增多,对总结继承老中医的临床经验起了重要的作用,值得广大中医工作者学习和参考,这是  相似文献   
75.
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已基本成熟,但高等医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有待提高。对高等医学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是高等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对高等医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做一简要概述,以期为医学院校信息化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背景:组织工程学在治疗肩袖损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调控生长因子的表达来促进损伤肩袖的愈合及预防粘连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目的:比较皮质激素和透明质酸对肩袖损伤模型肌腱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09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6只,肩袖损伤组6只,透明质酸治疗组12只,皮质激素治疗组12只。方法:切除大鼠双侧岗下肌腱全厚层50%,宽约5mm,于滑膜面建肩袖损伤模型。透明质酸治疗组肩峰下滑囊注射0.05mL透明质酸钠;皮质激素治疗组肩峰下滑囊注射倍他米松0.05mL。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周,6周取岗下肌腱标本RT-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①皮质激素治疗肩袖损伤后6周表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是3周时的近2倍,透明质酸治疗6周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减弱(P〈O.01)。②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两种药物治疗3周后表达均增强,其中皮质激素治疗肩袖损伤3周后表达最强(P〈O.01),但6周后回复至正常水平,而透明质酸治疗6周后表达仍高(P〈O.05)。③转化生长因子B在两种药物治疗后3周表达均增强(P〈0.05),6周后回复至正常水平。④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皮质激素治疗后3周表达减弱(P〈0.05),6周后回复至正常水平;透明质酸治疗后3周,6周的表达均维持较高水平(P〈0.05)。结论:皮质激素在肩袖损伤修复过程中对4种因子的调控主要在早期;透明质酸在修复早期、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皮质激素的调控作用主要是促进生长因子的表达,而透明质酸存在双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7.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78.
肩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峰成形及肩袖修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26例患者,在关节镜下完成肩峰成形,然后在小切口内对肩袖完全破裂的18例患者行肌腱-骨隧道缝合,对部分破裂的8例患者行肌腱-肌腱缝合。结果 术后随访21-48个月(平均37.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及肩关节粘连发生,肩关节疼痛,特别是夜间痛明显改善,手术疗效满意,UCLA评分由术前平均20.1分改善至术后31.6分。结论 本术式可确定肩关节面一侧肩袖破裂的部位及深度,且不破坏三角肌的连续性。手术效果好,患者可较早进行功能煅练,功能恢复快。适合在我国许多刚开始肩关节镜手术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9.
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民  张钟元 《上海医学》2002,25(10):632-634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患者15例,7例为肩胛孟骨性缺陷,包括3例肩胛盂前缘骨折及4例肩胛孟前缘磨损,采用喙突-骨阻挡手术;8例为Bankart病损,采用关节囊盂唇和韧带重建手术。结果 15例患者随访25-60个月(平均41.7个月),无一例发生再脱位,至最后1次随访时,焦虑试验无一例阳性。平均外旋活动丧失12度(5-25度)。结论 创伤性肩关节前向不稳定的手术治疗必须个体化,术式的选择应由病理基础决定,对于关节囊韧带和盂唇病损者,应采用前关节囊盂唇重建手术;而对于肩胛孟凹面骨性缺陷者,应采用喙突-骨阻挡手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2例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长解剖钢板组(14例)和髓内钉组(18例)。根据各项手术指标和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髓内钉组明显优于长解剖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颈干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对冈上肌力量长解剖钢板组优于髓内钉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三角肌力量髓内钉组优于长解剖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解剖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累及肱骨干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预后,髓内钉具有手术微创等优点,但在相对冈上肌力量影响方面长解剖钢板优于髓内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