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家兔挤压伤后的心脏收缩期节段旋转功能,评估挤压伤后心肌继发受损的情况。方法 42只新西兰家兔按标准制作挤压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解压即刻,解压后6、12、24、48、72 h共7组,每组6只,分别检测挤压前及解压后不同时间段左室收缩期节段旋转功能等情况。结果左室感兴趣区域的收缩期节段旋转功能在解压后12~24 h降至最低(P〈0.01),72 h后逐渐恢复并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结论挤压伤后由于缺血再灌注等多种因素可导致心肌正性变力及变时效应减低,以致心肌纤维收缩性能及节段旋转功能明显降低,伤后12~24 h为心肌受损达峰时间段。  相似文献   
212.
目的构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EspA蛋白双歧杆菌表达重组菌株,并验证蛋白表达。方法采用常规PCR扩增EspA片段,体外构建重组质粒pBAD-EspA,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培养,挑取单克隆提取质粒,双酶切和PCR对重组质粒鉴定。pBAD-EspA电转化长双歧杆菌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并PCR鉴定,经木聚糖诱导表达,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分析验证EspA蛋白在双歧杆菌中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结果证明pBAD-Esp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BAD-EspA重组质粒转化双歧杆菌后经阿拉伯糖诱导,在诱导表达不同时间点菌液沉淀均有良好的蛋白表达。结论体外成功构建表达EPEC EspA蛋白的长双歧杆菌,为制备ESPA口服疫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3.
目的阐明体外诱导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核糖体23SrRNA V区基因位点变异特征。方法收集1株血流感染的粪肠球菌和1株粪肠球菌质控菌ATCC29212(编号分别为F3和F4菌株,均为利奈唑胺敏感株),通过体外浓度倍增法诱导利奈唑胺耐药;挑取单克隆,经E-test条测定MIC值,获得各菌株的耐药浓度梯度;提取耐药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23SrRNA V区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与野生株比较,获得V区的突变位点。结果经体外多步法诱导利奈唑胺耐药的不同MIC值粪肠球菌共13株。PCR测序分析2株母株均无变异位点,23SrRNA V区的突变位点主要是G2576U,此外还有T2504A、G2505A、C2610A、C2424U。结论体外多步法可诱导粪肠球菌利奈唑胺耐药,耐药机制与23SrRNA V区位点突变密切相关,突变位点随着MIC值的增高而增多。  相似文献   
214.
笔者以耳针治疗急性结膜炎4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病人,发病时间于当日初起16例,发病后2天17例,3天9例,4天6例。2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耳尖、眼点。配穴:肝、肺、胃、目1、目2点等。手法:以针灸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经75%酒精消毒后备用。耳尖及耳垂处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揉,使其充血,随后局部用碘酒及酒精消毒。取无菌棉签或棉球  相似文献   
215.
陈重 《山东医药》2013,(48):29-30,I0003
目的 观察复方黄芩提取物滴鼻液对鼻窦炎家兔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5组各6只,均向窦腔内注入10 CFU/L金黄葡萄球菌混悬液0.5 mL;造模1周均行鼻窦灌注,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kg,黄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复方黄芩提取物滴鼻液0.5、1、2 mL/kg,阳性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注射液1 mL/kg.另选6只家兔作为空白对照组,向窦腔内注入0.5 mL生理盐水,其余操作同造模组;1周后鼻窦灌注生理盐水1 mL/kg.所有家兔灌注给药,每日1次,连续10 d.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血、鼻黏膜中的组织胺及鼻前庭组织中的前列腺素(PGE),对鼻窦腔分泌物行细菌培养.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鼻黏膜中组织胺及鼻前庭组织中PGE均升高,鼻窦腔分泌物中细菌数量增加,P均<0.01;黄芩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家兔鼻黏膜中组织胺及鼻前庭组织中的PGE,减少鼻窦腔分泌物中细菌数量(P均<0.05),剂量越大降低越明显,但未发现对全血中组织胺含量的影响(P均>0.05).结论 复方黄芩提取物滴鼻液对鼻窦炎家兔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16.
探讨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测结果与肝脏穿刺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112例临床确诊为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超声检测的肝脏形态、回声结果及肝脏活组织穿刺的病理结果。超声诊断代偿性肝硬化患者78例,占69.64%,肝穿诊断代偿性肝硬化65例,占58.03%,超声与肝穿均诊断为肝硬化者54例,占48.21%。超声检查无创、方便,诊断代偿性肝硬化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代偿性肝硬化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17.
陈重 《传染病信息》2003,16(2):77-77
世界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正在努力寻求控制SARS连续性传播的有效方法。本文对香港SARS流行学进行了评价。 2003年4月28日截止。我们共收集了1 425例病例报告。目前已经建立了从各个部门收集而来的包括流行病学、人口学,以及临床数据的完整数据库,并且对几个关键的流行病学参数进行了评价:感染到发病、发病到入院、入院到死亡、以及入院到出院,我们对估计病例死亡率和患者的年龄及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18.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本科手术治疗创伤性支气管断裂 2 8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男 2 0例 ,女 8例。年龄 3.5~5 5岁 , x±s(2 1.0± 10 .5 )岁。车祸伤 2 2例 ,坠落伤 5例 ,刀刺伤 1例。合并肋骨骨折 10例 ,其他胸部骨折 5例。手术距受伤时间 1h~ 7d者 19例 (急性 ,其中Ⅰ型 13例 ,Ⅱ型 6例 ) ,8d~ 1a者 9例 (陈旧性 )。右主支气管断裂 14例 ,左主支气管断裂 11例 ,右上叶支气管断裂 2例 ,右下叶支气管断裂 1例。完全性断裂 2 2例 ,不完全断裂 6例。入院时X线胸片显示创伤性湿肺 3例 ,纵…  相似文献   
219.
慢性肺动脉栓塞 (chronicpulmonaryembolismCPE)症状较隐匿 ,常延误诊治。近年来 ,我科收治 2例 ,经手术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3 8岁 ,无明显诱因心慌、胸闷 8月 ,伴肝大、腹水、下肢水肿 1月 ;彩超示 :三尖瓣中度反流 ,肺动脉压 3 0mmHg ,肺动脉主干及右肺动脉血栓形成 ,左侧下肢静脉有血栓并部分阻塞。例 2 ,男 ,5 8岁 ,活动后胸闷 ,呼吸困难伴紫绀 3a ,下肢水肿 ,肝大 ,腹水。彩超示 :三尖瓣中度反流 ,右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动脉高压 71mmHg。2例患者术前起病较隐匿 ,…  相似文献   
220.
超声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硬化的疗效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超声检测肝硬化病人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简称软肝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B超观察94例患者用药后不同时期肝脏、脾脏大小,肝脏内部回声结构及彩色多普勒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代偿性肝硬化组服用软肝片后效果明显,失代偿性肝硬化组无明显疗效。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观察肝硬化病人服用软肝片后的效果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