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陈重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6):425-425,427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21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患者,采用LJL35-CB型CO2激光治疗机激光治疗后,再涂抹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一134次,连续用药6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每2周复诊一次,连续随访3个月,其中一次性痊愈16例;复发后重复经上述治疗1次后痊愈5例。结论CO2激光联合重组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具有预防重复感染,减少复发,提高疗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升高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79名40~60岁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三文治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同时测定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及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含量与血浆总胆固醇和载体蛋白B水平呈正相关(r=0.379,P=0.029;r=0.443,P=0.016)。此外,总胆固醇≥4.68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含量与血浆载体蛋白B含量呈正相关(r=0.335,P〈0.05),但是没有发现总胆固醇〈4.68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含量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前炎症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改变可能与血脂紊乱有关,在女性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43.
研究发现,人体在许多方面都符合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指两段线段的比例为1:1.618,如脐为头顶到脚底的分割点;喉结为头顶到脐的分割点等等。受黄金分割法有关资料的启发,笔者发现黄金分割问题与人体穴位也相关联。如临床常用的治疗腰部疾患的委中穴、委阳穴、承山穴、昆仑穴、后溪穴等均位于下肢整段或局部的黄金分割点上。据此推断,尺泽穴、曲泽穴、曲池穴及在其它局部黄金分割点的穴位,均有治疗腰部疾患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中有意对腰疾患者应用此法选穴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4.
放射科急症与临床各科急症不同,临床各科急症是指那些危及病人生命或给病人带来不可忍受的痛苦的疾病。X线急症主要适用于没有X线检查,临床医师较难及时正确地抢救病人的疾病,如骨折、急腹症及异物定位等,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首先止血,休克病人首先应  相似文献   
145.
余桂芳  文玉琼  陈重  邝建  杨华章 《广东医学》2008,29(7):1240-1241
目的 探讨和评价智能化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的临床实用性和重复性;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提高实验成功率。方法 应用智能化葡萄糖钳夹技术对20例实验对象(正常糖耐量16例,糖耐量异常(IGT)4例,其中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各2例)行正糖钳夹试验,其中3例正常糖耐量者在1月内重复实验。结果 ①23例次钳夹实验进入稳态期时间平均为(105.57±26.72)min;②稳态期平均血糖离散值为(0.10±0.06)mmol/L;血清胰岛素平均水平(94.64±13.72)pmol/L;③3例正常个体重复试验稳态葡萄糖利用率(Gu)差值平均为(-0.19±0.91)mg/(kg·min)(t=0.385,p=0.754);④正糖钳夹测定的Gu与HOMA1-IR的线性相关系数R=0.614(P=0.011),与HOMA2-IR线性相关系数R=0.593 (P=0.02);医护配合默契,顺利完成实验。结论:智能化葡萄糖钳夹操作相对简捷,较快进入稳态,血糖钳夹精确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HOMA-IR指数与钳夹技术测定的Gu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护理配合在各环节衔接良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6.
住院患者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中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探讨空腹血糖作为该人群糖尿病筛查指标的价值。方法 筛查2004年11月7日至12日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主要临床科室18岁以上住院患者的第一次空腹血糖结果,登记血糖≥5.6mmoL/L患者病史、家族史,并测量血压、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既往已诊断糖尿病者,测定空腹和普通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 合计筛查1 641名住院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达10.66%,新诊断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40.57%;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患者中,71.43%符合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已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心脏科和神经科合占41.34%,大外科仅占11.54%,同时23.08%患冠心病、68.75%患高血压、77.17%血脂异常;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大内科和大外科合占61.98%:如采用以往的空腹血糖≥6.1mmoL/L筛查标准,将有37.69%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被漏诊:与正常糖耐量患者相比,新诊断者的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及血压明显升高,身体肥胖指数和血脂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住院患者糖尿病患病率超过10%,除内分泌科外,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脏科和神经科;空腹血糖≥5.6mmol/L作为糖尿病筛查标准,尤其对于具有腹型肥胖和/或高血压患者,可显著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在外科和其他专业内科,如不重视糖尿病筛查,容易漏诊大量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7.
2型糖尿病黄斑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中宁  黄杜茹  尹东明  张良  黎爱莲  陈重 《新医学》2004,35(11):675-67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黄斑病变与血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83例糖尿病病人中,有黄斑病变患者35例.在16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中,有黄斑病变病人数12例,较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人多(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与血浆总胆固醇(β=-3.13,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4.077,P<0.05)和神经病变(β=-2.655,P<0.05)呈显著相关,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国内分期)呈显著相关(β=2.423,P<0.01).结论: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与脂代谢紊乱、神经病变和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严格控制血糖、血脂等相关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黄斑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冠心病患者开胸非心脏手术1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开胸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对术前临床诊断有冠心病的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15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7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6.62%,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55%,栓塞发生率3.82%,总病死率5.10%。结论:冠心病患者开胸非心脏手术风险相对较大,但加强围手术期监护,缩小手术范围和应用支持、治疗药物,可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9.
血小板活性与OSAHS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中年人中的发病率为2%~4%。睡时严重打鼾,反复呼吸暂停,发生低氧和高碳酸血症,除可引起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肾病等20多种疾病。尤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巨大,大约有30%的高血压患合并OSAHS,45%~48%的OSAHS患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后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后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双孔法治疗后纵隔肿瘤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