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银屑病是一以角质形成细胞增生 ,血管生成和炎症细胞浸润为其组织病理特征的炎症性疾病 ,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作者对 17例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及正常对照皮肤进行了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 :银屑病皮损和非皮损中均有真皮 表皮交界处基底膜的改变 ,在皮损区尤为显著。基底膜改变有 3大特征 :①出现大的裂隙及Ⅳ型胶原 [α1(Ⅳ )、α2 (Ⅳ ) ]和板层素 (α2、α5、β1、γ1)染色强度减弱区 ;②基底膜分裂为数层 ;③出现折叠区域。这些改变在延长的嵴突顶部尤为突出。皮损浅层毛细血管数量增多 ,扩张迂曲 ,但血管基底膜Ⅳ型胶原及板层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与负反馈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研究HaCaT和CHOwt细胞株中多种配体诱导的EGFR内化和下调情况。结果 免疫印迹检测表明,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肝素结合的EGF(HB-EGF)可引起EGFR总量的快速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Heregulin则未明显促进受体的降解。EGF、HB-EGF和TGFα处理HaCaT细胞较长时间后活化型受体数量亦不同程度减少。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未处理细胞的EGFR主要分布在胞膜,胞质亦见少量分布。经10 min EGF处理后EGFR聚集成斑状结构(HaCaT细胞明显),并形成内吞体(CHOwt细胞明显),而此时EGFR总量尚未发生明显改变。经过4 h EGF处理后,HaCaT和CHOwt细胞内EGFR信号明显减弱,说明此时受体已经下调。结论 不同配体对HaCaT细胞的EGFR总量及活化型受体的下调作用不同。HaCaT和CHOwt细胞EGFR内化和下调的信号转导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皮肤转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2岁.因左侧骶尾部酸痛2个月.额部头皮出现结节1个半月,于2004年10月18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骶尾部出现酸痛,在当地医院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情况不详)后略有好转,但停药后酸痛加重.  相似文献   
14.
抗抑郁新药米塔扎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塔扎平属于NA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类新药,临床证明其疗效与经典抗抑郁药相似,而不良反应较轻。本文介绍本药的药动学、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生物杀鼠制剂"生物猫"防制害鼠药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生物杀鼠剂"生物猫"防制农田、农舍害鼠效果,估测该药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安全性,我们于2000年11月7日至12月9日,在云南省大理市风仪镇乐和村所属农田及农舍进行了现场试验;同时,我们在大理洱海公园动物养殖区也进行了投药观察.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与血管生成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笥疾病,血管生成是银屑病病理改变的特征之一,作为银屑病发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就目前若干银屑病血管生成研究中较热点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胸苷磷酸化酶,血小板反应蛋白等的进行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陈积愫 《养生月刊》2001,1(2):84-85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青春期过后往往痊愈或减轻.痤疮的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很久不能消退,可给患者带来不适,如果长在面部,还会影响年轻人的面容,实在是一件非常恼人的事.   痤疮发病的常见部位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损多种多样,多数患者在毛孔处有突出的小黑点或白头及油性皮脂溢出,患处往往由于油多而发亮.本病初起时大多没有炎症表现,皮肤亦不发红,随后可由于痤疮丙酸杆菌的一系列作用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形成米粒大小的红丘疹,继而红丘疹又可进一步变成小脓疱,再进一步发展则可变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结节、囊肿及脓肿.   ……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血管生成是银屑病病理改变的特征之一。作为银屑病发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就目前若干银屑病血管生成研究中较热点的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胸苷磷酸化酶 ,血小板反应蛋白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刘文愫 《华夏医药》2007,2(6):519-519,522
紫杉醇是从紫杉树中提取的双菇烯植物制品,属新型光谱高活性抗癌药,其独特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使微管稳定从而阻碍细胞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其主要毒性反应为中性白细胞减少和外周神经病变,而其他毒性为过敏反应、血压下降、心率紊乱、肌肉关节痛等。本科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其疗效显着,但由于这些患者均为初次化疗心理压力大,  相似文献   
20.
针刺奇经八脉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奇经八脉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吞咽训练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以洼田氏饮水试验及录像吞咽造影评分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35.7%、90.5%,对照组为15.0%、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奇经八脉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