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酶催化酯交换法拆分手性2-氨基丙醇光学异构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胰脂酶作为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控制酯交换反应进程,分别制备高光学纯度的2-氨基丙醇(R)-(一)和(S)-( )-对映体。用氯甲酸乙酯与手性氨基丙酸反应生成N-(乙氧羧基)衍生物对氨基进行保护,胰脂酶对乙酸乙酯为底物的酯交换反应有极高的立体选择性。使(R)-(-)和(S)-( )-两种对映体有接近405的收率及50%的转化率,光学纯度≥95%。  相似文献   
72.
患者男,49岁。既往有左侧慢性脓胸病史20余年。于2002年2月起感觉左侧胸部呈弥漫性钝痛,间歇性发作,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后症状逐渐加重,至2003年2月,疼痛加剧,呈持续性,并出现发热。胸部CT提示:左侧胸壁肿块。于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病理诊断:玻璃样变。术后疼痛缓解。1个月后,又出现左胸部持续性疼痛,发热,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左胸沿第7肋缘见手术疤痕,左中下肺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晚期胃癌17例,应用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推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小时,第1天;5-FU400mg/(m^2·d),静脉泵入持续输注120小时,21天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7例晚期胃癌患者总有效率47.1%,其中CR1例,PR7例。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结论表阿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及5-FU泵内持续输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对传统的化疗耐药.本研究评价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方法:入组60例患者,男性43例,女性17例,95.0%的患者体能状况评分(ECOG)0~2分.中位年龄53岁(23~80岁).所有患者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评价抗肿瘤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的入选标准是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有可测量病灶.结果:1例无法评价疗效,无CR,PR 35例(59.3%,35/59),SD持续6个月以上者13例(22.0%,13/59),6个月内PD 11例(18.6%,11/59).不良反应较轻,最常见的Ⅲ~Ⅳ度毒性有出血(6.7%,4/60)、贫血 (5.0%,3/60)、水肿(3.3%,2/60)、腹痛 (3.3%,2/60)、腹泻 (3.3%,2/60)和恶心(3.3%,2/60).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疗效,且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75.
背景与目的: 骨髓形态学是确定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累及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也逐步应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的检测,目前国内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同时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和PCR3种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IgH)重排在判断B细胞淋巴瘤骨髓累及,比较其诊断价值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FCM和PCR对75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同时进行检测,并进行三者之间的比较.结果: ①骨髓穿刺检出16例,阳性率21.3%,FCM检出36例,阳性率48%.PCR检出33例,阳性率K44%,三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三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64%(48/75),其中14例FCM和PCR检测均阳性、形态学检测阴性,2例FCM和形态学检测均阳性、PCR检测阴性,6例FCM阳性、形态学和PCR检测均阴性,5例PCR检测阳性、FCM和形态学均阴性.③FCM和PCR的符合率为82.7%(62/75).@FCM结果和PCR结果两者的相关性较好,除在复治患者和分期较早的患者中,两者的相关性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在FCM和PCR结果阳性的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的机会明显低于相应的阴性患者,统计学分析仅PCR检出阳性与阴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FCM和PCR比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出率高,对后者是有益的补充,FCM和PCR的检出对临床疗效判断具有参考价值,三种检测方法不相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对疾病结局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6.
<正>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全国慢病防治健康行"大型系列公益活动重庆站启动仪式最近在重庆市中医院隆重举行,宣告该公益示范项目正式落户该院。"慢病防治健康行"国家示范项目是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慢病防治的方针和政策,落实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十二五"规划,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中国医药报刊协会共同发起并承担的大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兔股骨假体置换术后感染模型,探讨覆盖金属银/羟基磷灰石层的抗菌人工关节的抗感染性能。方法采用普通的未镀银的人工关节假体做对照组,以覆盖银/羟基磷灰石层的人工关节假体为实验组,术后观察动物模型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覆盖银/羟基磷灰石层的人工关节假体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具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8.
92例晚期大肠癌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晚期大肠癌的病理和治疗方法等因素对其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92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生存因素。结果:大肠腺癌中不同的类型生存有差别,但没有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以L-OHP-CPT-11和CPT-11-L-OHP序贯治疗两组患者比较,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7月和22.8月,两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的显著意义(P〉0.05)。多药治疗方案与L-OHP或CPT-11单药以及5-FU/LV治疗三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1个月、16.1个月和12.8个月。其中多药治疗方案和仅用5-FU/LV治疗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Logrank检验,P=0.02)。复发或转移后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及介入治疗)的有36例,与单用化疗的6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8个月及16.8个月,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Logrank检验,P=0.016)。回归分析还发现,转移器官数目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结论:不同的治疗方案影响了晚期大肠癌的生存时间,多学科综合治疗尤其重要,而复发后所累及器官数目则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9.
<正>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luorescen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需氧型革兰阴性杆菌,多存在于土壤、植物,尤其是在植物根部及叶子上含量丰富,可以造成食物污染[1],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人体温度37℃下也能生长[2]。荧光假单胞菌以前被认为是人体定植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