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子宫内膜息肉在育龄妇女和绝经后妇女均可能发生。以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占位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经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评估方法。经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影像学评估高度怀疑子宫内膜息肉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灶切除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子宫内膜息肉应与所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和宫腔占位性病变的情况相鉴别。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C57BL/6小鼠肝脏病理及抗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雌、雄C57BL/6小鼠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应用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雌、雄C57BL/6小鼠血清抗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雌、雄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结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水平。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雌[(28.050±3.576)×10^4μm^2]、雄小鼠肝组织中平均单个虫卵肉芽肿面积[(26.740±4.093)×10^4μ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821);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天狼星红染色阳性区域平均比例:(7.667±1.856)%vs.(7.667±1.764)%;t=0,P=1;平均光密度:(0.023±0.003)vs.(0.027±0.007);t=0.447,P=0.678]。ELISA检测结果显示,雌、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血清抗SWA[(2.098±0.037)vs.(1.970±0.071);t=1.595,P=0.162]和SEA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3.738±0.039)vs.(3.708±0.043);t=0.512,P=0.6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雌、雄小鼠脾脏[雌鼠:(8.645±1.356)%vs.(1.730±0.181)%,t=5.055,P=0.002;雄鼠:(8.470±1.161)%vs.(1.583±0.218)%,t=5.829,P=0.001]、淋巴结[雌鼠:(3.218±0.153)%vs.(1.095±0.116)%,t=11.040,P <0.001;雄鼠:(3.673±0.347)%vs.(0.935±0.075)%,t=8.994,P <0.001]中Tfh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但雌、雄小鼠脾脏[(8.645±1.356)%vs.(8.470±1.161)%;t=0.098,P=0.925]和淋巴结[(3.218±0.153)%vs.(3.673±0.347)%;t=1.332,P=0.241]中Tfh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雄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与未感染小鼠无显著差异[(10.060±0.361)%vs.(10.130±0.142)%;t=0.174,P=0.867],而日本血吸虫感染雌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10.530±0.242)%vs.(9.450±0.263)%;t=3.021,P=0.023],但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0±0.242)%vs.(10.060±0.361)%;t=1.077,P=0.323];日本血吸虫感染8周后,雌[(17.150±0.805)%vs.(13.100±0.265)%;t=4.781,P=0.003]、雄鼠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均较未感染小鼠显著增加[(18.550±0.732)%vs.(12.630±0.566)%;t=6.402,P <0.001],但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小鼠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50±0.805)%vs.(18.550±0.732)%;t=1.287,P=0.246]。结论利用C57BL/6小鼠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肝脏病理及抗体产生机制时,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84.
背景瑞芬太尼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近几年其新功效不断被发现,尤其是抗癌功能.但瑞芬太尼在胃癌(gastric cancer, GC)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清楚.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A G S、M K N-45人G C细胞中mi R-206、GOLPH3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40 nmol/L瑞芬太尼干预AGS、MKN-45细胞, q RTPCR、Westernblot、MTT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中mi R-206和GOLPH3表达及细胞活力、凋亡.在AGS、MKN-45细胞中过表达miR-206或敲减GOLPH3,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Targetscan在线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blot实验验证miR-206和GOLPH3的靶向关系.将miR-206 inhibitors或pcDNA-GOLPH3转染至AGS、MKN-45细胞并以40nmol/L瑞芬太尼进行处理,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结果瑞芬太尼干预的AGS、MKN-45细胞中miR-206高表达而GOLPH3低表达,细胞活力降低而凋亡率升高.过表达mi R-206或敲减GOLPH3,细胞活力下降、凋亡率升高. Targetscan在线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 miR-206可靶向调控GOLPH3蛋白表达.下调miR-206或过表达GOLPH3能够逆转瑞芬太尼对AGS、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瑞芬太尼能够通过调节miR-206和GOLPH3表达抑制AGS、MKN-45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85.
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是一类和痛觉传递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受体,在神经病理痛的发生、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表明,电针具有较好的治疗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电针具有调节TRPV1表达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RPV1参与神经病理痛的中枢敏化调控机制以及电针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数量及其凋亡动态变化,并探讨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作为实验组,另1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小鼠均经腹部皮肤感染(12 ± 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于感染后3、5周和8周各处死1组小鼠;正常对照组小鼠不感染血吸虫,于实验组小鼠感染当天处死。取各组小鼠肝组织和腹腔渗出细胞,检测肝脏和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其凋亡动态变化。此外,体外用SEA、PBS及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处理纯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凋亡;以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巨噬细胞中BCL⁃2家族成员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caspase 3活化水平。同时,体外在caspase抑制剂、H2O2或N⁃乙酰⁃L⁃半胱氨酸(NAC)存在时用SEA处理巨噬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3、5周和8周,小鼠肝脏[(0.873 ± 0.106)× 106、(2.737 ± 0.460)× 106个和(3.107 ± 0.367) × 106个;F = 81.900,P < 0.01]和腹腔中巨噬细胞总数[(5.282 ± 1.136) × 105、(7.500 ± 1.200) × 105个和(12.800 ± 0.800) × 105个;F = 55.720,P < 0.01]不断增加,且感染小鼠肝脏[(0.092 ± 0.018) × 106、(0.186 ± 0.025) × 106 个和(0.173 ± 0.027)× 106 个;F = 57.780,P < 0.000 1]和腹腔中凋亡的巨噬细胞数量[(0.335 ± 0.022)× 105、(0.771 ± 0.099) × 105个和(1.094 ± 0.051) × 105个;F = 49.460,P < 0.01]亦不断增加。经SEA体外处理的巨噬细胞凋亡比例[(24.330 ± 0.784)%]高于PBS [(18.500 ± 1.077)%]及OVA[(18.900 ± 1.350)%]处理组(P均 < 0.01)。经SEA和PBS处理的巨噬细胞中,Bcl⁃2 [(1.662 ± 0.943) vs. (1.00 ± 0.00);t = 1.215,P > 0.05]、Bax [(0.711 ± 0.200) vs. (1.00 ± 0.00);t = 2.507,P > 0.05]、Bak [(1.255 ± 0.049) vs. (1.00 ± 0.00);t = 0.897,P > 0.05]、BCL⁃2 [(0.068 ± 0.004) vs. (0.070 ± 0.005);t = 0.699,P > 0.05]、BAX [(0.089 ± 0.005) vs. (0.097 ± 0.003);t = 2.232, P > 0.05]、BAK [(0.439 ± 0.048) vs. (0.571 ± 0.091) ; t = 2.231,P > 0.05]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aspase抑制剂存在时,SEA仍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F = 0.411,P > 0.05);而在H2O2或NAC存在时,SEA不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F = 11.880、9.897,P均< 0.05)。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SEA可能通过促进活性氧表达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我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处方点评。方法:从我院药剂科及处方管理系统中分别抽取2012年-2014年三年间处方100张,采用 EXCEL 表格对处方进行整理,对处方内容及形式进行审查,并对不合理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DDDs 排序前10位的国家基本抗菌药物类中,我院2012年、2013年、2014年均采用的是国家基本抗菌药物;2012年-2014年不合理处方从13.00%下降到3.00%。结论:通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类专项整治活动,我院的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良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南京市下关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医院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2007年共检测各类样品853份,合格701份,合格率为82.18%。2008年共检测各类样品979份,合格816份,合格率为83.35%。2008年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为83.35%,较2007年的82.18%提高了1.42%,经统计分析(χ2=0.4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区属8家医疗机构在2007年消毒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消毒卫生管理制度。2008年的消毒工作略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仍有许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宫炎康颗粒中炮姜和车前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经研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结论方法可靠,可用于宫炎康颗粒中炮姜和车前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0.
乙酰肝素酶及E-钙黏蛋白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及E-钙黏蛋白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年2月至2007年5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50例胃癌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及E-钙黏蛋白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钙黏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乙酰肝素酶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在胃癌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9,4.258,1.735;1.286,6.794,3.091;χ~2=6.273,9.397,5.640,P<0.05).乙酰肝素酶阳性/E-钙黏蛋白阴性与未分化型、淋巴结转移及TNM Ⅲ、Ⅳ期有关(χ~2=11.306,10.208,8.420,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在胄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E-钙黏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乙酰肝素酶与E-钙黏蛋白的异常表达具有协同作用,两者同时异常表达使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袋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