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藏药曲玛孜为藏医常用药,用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世纪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里已有应用记载。曲玛孜生长在泥滩和田间,有高山、低地、山地、田生多种,《晶珠本草》记载其植物形态为"叶青色,剑状,茎有红色脉纹,穗镶形;茎细,花象白鸡蹲架,根象铜针并排"。但在较多汉文版藏医药书籍中,曲玛孜的植物形态描述有不一致,存在一物多名和多物一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古代、现代藏医药文献中的考究,结合专家咨询和走访调研,证实曲玛孜藏药品种来源应该为蓼科大黄属的一类植物,它们是塔黄、小大黄、水黄、头序大黄、白小黄等植物,也有地区将穗序大黄、歧穗大黄作为曲玛孜代用品;在1972年出版的汉文版《青藏高原药物图鉴》以后,许多汉文版藏医书籍将西伯利亚蓼作为藏药曲玛孜,这可能是因为西伯利亚蓼植物形态与《晶珠本草》记载的"生长在泥滩和田间,叶青色,剑状,茎有红色脉纹,穗镶形"相似,在藏文翻译为汉文过程中的误译而导致的误用。根据记载,曲玛孜具有泻"黄水",消水肿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分离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为儿科患者CRKP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6年该院儿科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非重复CRKP菌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菌株鉴定复核。纸片扩散法联合VITEK2-Compact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对实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煮沸法提取菌株DNA,PCR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KPC、NDM、IMP、VIM、GES、OXA等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儿科患者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97株CRKP,主要来自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197株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3.4%、96.0%和100%,对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较高,但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儿科患者CRKP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为产KPC-2酶,其次为NDM-5和NDM-1。共分离到13株携带IMP-4基因和5株携带OXA-232基因的菌株,这些菌株多同时携带2种甚至2种以上耐药基因。该院自2010年在儿科患者中分离到CRKP以来,CRKP在儿科患者中检出率逐年上升,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检出CRKP的患儿分布于11个不同科室,其中以儿科ICU检出率最高。结论分离自儿科患者的CRKP临床菌株耐药程度较高,其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种类繁多,以KPC-2、NDM-1和NDM-5为主。该院儿科病区,尤其是儿科ICU CRKP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需加强感控措施,避免耐药菌株进一步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肥胖、糖耐量异常(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P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共47例,测定其基础、标准蛋白餐后15、30、60、120 min血浆PP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较并观察在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水平PP的意义.结果 单纯肥胖组PP水平最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组及2型糖尿病组PP水平升高.结论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出现了影响PP分泌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8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2002年出现多饮、多食、消瘦,诊断为"糖尿病",当时具体治疗不详.2005年出现四肢麻木感,2008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腹泻,每隔1~2周腹泻症状反复出现,2010年2月因腹泻入我院消化科,诊断为"大肠炎".后因血糖波动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  相似文献   
85.
研究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开展的母子系统保健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项目的实施过程。该项目的实施改变了我区健康教育工作的传统宣传模式,使之变平面为立体,并推动我区健康教育及母子健康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 µm);流动相为乙腈-0.1 %磷酸水溶液(10∶90);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5 ℃。结果 绿原酸在0.215 2~1.721 6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咖啡酸在0.022 96~0.114 8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绿原酸、咖啡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9%(RSD=1.48%)、100.02%(RSD=1.8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7.
我院肝胆病专科采用藏药配合西药治疗123例急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现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23例患者均为我院肝胆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女性85例,男性38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其中急性胆囊炎20例,慢性103例。1.2诊断依据: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剑突处或右上腹不适,  相似文献   
88.
<正>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是1989年由Gibson首先提出并定义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慢性干咳或晨咳少许黏痰,痰嗜酸粒细胞比例≥3%,肺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AHR)的证据。本研究以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EB并随访观察临床效果,探讨EB患者最佳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89.
针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28例杨仁青,张桂兰(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太原市030006,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题词视神经脊髓炎/针灸疗法Theatmentof28CasesofOpticNerveMyelitisWithAcupuncture¥YangR...  相似文献   
90.
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事故、自然灾害、爆炸、火器伤、坠落伤、跌倒、以及各种税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根据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交颅脑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两类;根据外力作用于头部的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损伤,根据病理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颅脑损伤。现将我们救治的66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