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937篇
预防医学   3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70篇
  1篇
中国医学   416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穿刺抽液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入组68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2例和穿刺抽液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后中位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8例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3mm,36例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复发率13.89%(5/36),32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37.50%(12/32),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囊肿病史>1年的患者,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6.36%(4/11)和77.78%(7/9),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单个囊肿,多发囊肿,囊肿病史<1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加服三苯氧胺治疗可减少复发,囊肿病史>1年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常见,近四年来奉人运用黄芨组合剂治疗116例,取得满意疗效,并采用西药治疗4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胎龄小于36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孕母妊娠毒血症、外伤、跌跤和负重以及多胎和双胎等因素,是造成早产的主要原因.由于他们身体各器官发育较差,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极高,所以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自1994年8月~1996年8月,共收治早产儿286例,现就其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8例谈谈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68例中男42例,女26例,日龄小于24小时12例,1~3天19例,3~7天22例,7~14天11例,14天以上4例.死亡11例.  相似文献   
14.
糖原累积病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的关系:附1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收治的lo例糖原累积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气道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气道重建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并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气道重建中的外科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研究2003年1月~2005年6月2206例肺癌手术中100例气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42例,腺鳞癌23例,腺癌11例,粘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4例,类癌3例及其它混合散在分布类型12例。ⅠB期34例,ⅡB期23例,ⅢA期23例,ⅢB期20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右上叶袖状切除42例,右下叶袖状切除1例,左上叶袖状切除24例,左下叶袖状切除4例。两叶袖状切除8例,隆凸成形重建17例,肺叶袖状切除合并肺动脉成形4例。结果97例患者为完全性切除(R0),3例为不完全性切除(R1)。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胸腔感染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泡胸膜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术后住院日为4~27日(中位11日)。99例治愈出院,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适当的气道重建方式,符合外科手术原则,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对血管、气管、支气管的处理技巧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抑郁症脑影像学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尤其是功能磁共振(fMRI)对抑郁症的研究近况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2年5月采用VAMT治疗胸外伤40例,其中气胸16例,血胸11例,血气胸4例,膈肌破裂6例,凝固性血胸2例,脓胸1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辅助下胸壁6~8cm小切口常规器械手术方法操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min(20—90min)。术中出血平均35ml(10~80m1)。术后平均住院8.9d(5~15d)。29例随访10~46个月,平均2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VAMT治疗胸外伤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巴乐梦电动病床的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小功率晶体管直接取代功率输出型IC反向器电路,通过对控制电路的改进,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病床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一是确定全美神经外科医生行经蝶手术后并发症的数量和发生率,确定外科医生在经蝶手术过程中的经验对并发症的影响;二是讨论各种经蝶手术并发症的起因,治疗及预防。 作者把经蝶手术的14种特殊并发症的问题以邮件形式对3172个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调查,分析资料来自958个实施经蝶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他们被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