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既往以切除子宫为主,对年轻的产妇易造成心理或生理的创伤。本文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型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和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作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LEEP对244宫颈病变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及术前阴道镜和术后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全部病例LEEP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其中随访第一个月一次性治愈率为98.77%(241/244),总有效率100%,随访第三、第六、第十二个月无复发病例.244例中术前阴道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占86.5%(211/244),其中慢性宫颈炎者90.57%(211/244);CIN占9.43%(23/244,CIN Ⅰ级13例;CIN Ⅱ级7例;CIN Ⅲ级3例).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有良好的疗效,一次性治愈率高,副作用少.大多数术前阴道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LEEP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18岁。因“鼻外伤后反复出现鼻出血 2个月 ,耳鸣 1周”入院。纤维喉镜所见 :左鼻腔中鼻道可见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听诊左眼眶下、耳前可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 ,与动脉搏动一致。心电图及胸片正常。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 :局麻下穿刺右股动脉 ,送入 5F端孔导管 ,先行左颈外动脉造影。造影显示颈外动脉分支颌内动脉末端处可见 2个黄豆粒大小的搏动性假性动脉瘤 ,直径约 0 .60mm(图 1)。用SP导管超选择性送入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附近 ,进一步造影证实假性动脉瘤后用明胶海绵以及造影剂混合成糊样物进行栓塞 ,栓塞结束后退出SP导管 ,…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通过计算机把血管造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突出血管影影像的一种技术。随着医疗事、世的不断发展,我院于1999年购入美国GE公司生产的OEC-98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得到一幅质量高、医学信息丰富的DSA图像,DSA的影像保证工作也就摆在了技术人员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n=8)和EMs组(n=60),EMs组通过手术方法建立大鼠EMs模型,3周后测量移植物体积。EMs组大鼠随机分为4亚组:模型组(B组)和GEN低剂量组(C组,0.5mg/kg)、GEN中剂量组(D组,5mg/kg)、GEN高剂量组(E组,50mg/kg),连续皮下注射药物84d后处死大鼠,测量移植物体积、观察其组织学结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E组移植物体积明显缩小(P<0.01),而C组和D组无差异;与A组比较,B组MMP-9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TIMP-1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E组MMP-9表达率明显降低,TIMP-1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C组和D组无差异。结论:GEN可抑制大鼠EMs模型中异位内膜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可能与MMP-9表达下降和TIMP-1表达升高,平衡MMP-9和TIMP-1的表达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这种手术方式.在腹腔镜技术成熟的医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经基本取代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在腹腔镜开展初期或一些基层医院腹腔镜下缝合技术的不过关限制了腹腔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肺错构瘤较少见,其大小常为2~4cm.作者曾遇到1cm大小的肺错构瘤二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本文扼要讨论肺错构瘤的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病例介绍例1男,52岁.半个月来消化不佳,行胃肠道造影检查,发现左肺上部有一小指头大的球形病灶.拟诊断为“肺结核球,不排除肺良性肿瘤”.1986年3月10日住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住院后两个多月进行了抗结核治疗,但病灶无明显改变.体检: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所见.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4×10~9/L,分叶0.69,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1997年3月1日-9月1日,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孕妇97例,年龄22-41岁,孕周32-42周,无任何临床症状,近期未用抗生素。其中朝鲜族47例,汉族50例。以窥器暴露宫颈,将消毒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内约1.5-2.0cm,转动数周取出,将分泌物均匀涂于玻片上,室温下干燥后放入95%酒精内固定10min后取出,经充分挥发后放入干燥瓶中待检。宫颈涂片标本使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的试剂盒,采用沙眼衣原体(CT)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洁(DFA)进行检测,淙片发现典型CT颗粒者为阳性。检测结果见表1。检测结果经X2检验,P<0.05,表明延边朝鲜族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妇科2006年402例腹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妇科腹腔镜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3%,其中眼部并发症10例,肌肉震颤3例,脐下皮下出血3例,特发性腹水2例,会阴水肿1例.结论: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体质、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相关,但仍有一砦并发症尚无明显的诱因.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三维重建对各肝段门静脉解剖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利用经动脉性门静脉造影CT重建门静脉、肝静脉三维结构,观察生理状态下的各肝段门静脉的分支形式。方法73例病人,导管置入于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后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连续扫描肝脏。三维重建门静脉及肝静脉,分析各肝段内的门静脉的分支形式。结果肝右叶4个段的门静脉分支形式分为4个类型,肝左叶外侧段的门静脉分为3个类型,内侧段分为2个类型。结论门静脉的三维图像重建及类型分析对术前手术方式的确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