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1.
TGF-β1和TβRⅡ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 RⅡ)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胰腺癌进展、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Tβ RⅡ在10例正常胰腺、13例慢性胰腺炎和36例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TGF-β1、TβRⅡ阳性率在正常胰腺均为10.0%,慢性胰腺炎中分别为7.7%、15.4%,胰腺癌中分别为44.4%、47.2%,胰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TGF-β1、TβRⅡ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相关(P<0.01);TGF-β 1、Tβ RⅡ在胰腺癌中共同阳性率为36.1%,其共同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单独检测TGF-β1、Tβ RⅡ的表达对判断胰腺癌的进展、转移趋势有参考价值;两者共同表达对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转移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用于混合痔治疗的效果区别.方法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行手术治疗的96例混合痔患者分成DG-HAL组和PPH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住院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近期疗效、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半的复发率和满意度.结果 DG-HAL组的手术、住院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PPH组(P<0.05),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HAL组术后24h、术后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PH组(P<0.05),2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HAL组术后后期复发率高于PPH组,满意度低于P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和DG-HAL治疗混合痔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DG-HAL可缩短手术、住院和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远期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临床术前评估原发灶浸润深度在T3期(cT3)以上而无远处转移的大多数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能够获益具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1-3]。因此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近年来公布的指南中把病期cT3及以上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列为推荐治疗方案。基于减少腹腔镜直肠癌术后的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的初衷,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切除术时,加行保护性肠造口越来越普遍。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开展的新辅助放化疗后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前切除术加行保护性肠造口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行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且符合保护性肠造口指征的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术(预造口组)34例,传统保护性横结肠造口术(传统造口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肠保护性肠造口率、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间隔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且无死亡。预造口组保护性肠造口率低于传统造口组(P<0.05);两组患者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期手术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造口组总并发症(包括一、二期手术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造口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是安全可行的。与加行传统保护性肠造口术式相比,能明显降低肠造口率,减少二次手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效果,对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方法:根据严格的入组标准将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直肠癌病人700例分成三孔法腹腔镜组(n=345)和传统开腹手术组(n=355)。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手术相关病理学因素、术后并发症及1~5年随访资料等。结果:对比开腹手术组,三孔法腹腔镜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早,排气快,但平均手术时间更长。在并发症发生率、切除标本中淋巴结个数、下切缘距肿瘤距离及随访效果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但安全可行,具有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及更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