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致腹茧症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5例由于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致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结肠癌2例,卵巢癌2例,胃癌1例,且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块侵及浆膜层,术后3例采用腹腔内顺铂(DDP)+丝裂霉素(MMC)方案热灌注化疗,2例采用5-FU方案热灌注化疗,均为3个疗程.结果 4例患者考虑为肠梗阻、1例患者考虑为消化道穿孔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均确诊为腹茧症,5例患者术中均行手术松解粘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其中1例因为粘连明显而行肠排列术.结论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腹茧症形成的原因之一,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一般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阻断Src酪氨酸激酶(Src)/信号转导及转录激蛋白3(STAT3)信号通路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设MGC803细胞组、氟尿嘧啶组(100. 0μg·ml-1)和二甲双胍低(80. 0μg·ml-1)、高(160. 0μg·ml-1)剂量组,各组细胞置于CO2培养箱(37℃、5%CO2、2%O2、93%N2)。以上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培养结束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测定单克隆形成数目,Transwell室测定侵袭能力,FACScan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 Blot)测定p-SRC、p-STAT3 m 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氟尿嘧啶组和二甲双胍组的吸光度(A)值、存活率水平、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p-SRC、p-STAT3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GC803细胞组(P<0. 05),凋亡率显著高于MGC803细胞组(P<0. 05)。二甲双胍低剂量组的A值、存活率水平、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P-SRC、P-STAT3 m 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氟尿嘧啶组(P<0. 05),凋亡率显著低于氟尿嘧啶组(P<0. 05)。二甲双胍高剂量组与氟尿嘧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促进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二甲双胍抑制P-SRC、P-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金剑英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41-134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影响。方法:对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临床试验研究。采用WHO疗效评价标准、WH0制定的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副反应分度标准、中国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抑郁、焦虑状况量表作为心理行为干预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影响的测量指标。在实验设计和患者筛选时对医学变量进行控制,同时对心理变量也进行控制。结果: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毒副作用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DS、SAS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减少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以肾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为特征且持续时间≥3个月的疾病,可出现肾功能持续下降,甚至发生肾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羟苯磺酸钙可选择性作用于毛细血管壁,降低其通透性,改善微血管的供血,目前已被批准用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粒细胞缺乏症是羟苯磺酸钙的罕见不良反应,已有少数文献进行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5.
王玲燕  金剑英  谢静静  郭群依 《浙江医学》2023,45(14):1528-1531
目的 观察阿伐曲泊帕治疗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TRT)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38例CTR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阿伐曲泊帕片口服治疗,40mg/d,1次/d。记录并比较患者使用阿伐曲泊帕治疗前、后的PLT变化,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根据升血小板治疗是否有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34例和无效组4例,比较两组不同临床特征CTR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8例CTRT患者,使用阿伐曲泊帕治疗前PLT为(37.84±2.85)×109/L,中位血小板治疗有效时间为7(2,12)d,停药时PLT为(127.34±0.45)×109/L;阿伐曲泊帕升血小板治疗的有效率为89.5%(34/38),治疗期间29.0%(11/38)的患者接受了血小板输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出血事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同性别、治疗方式、治疗时长以及肿瘤分期的CTRT患者阿伐曲泊帕治疗后升血小板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伐曲泊帕对CTRT有一定疗效,且口服方便、耐受性良好,可作为CTRT患者的新型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