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人CDK2-AP1(DOC-1)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自激活作用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诱饵质粒pBD—DOC-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自激活性及毒性作用,为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two—hybrid system)筛选与p12DOC-1/CDK2-AP1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将诱饵质粒pBD—DOC-1转化到酵母细胞MAV203中,检测诱饵蛋白有无毒性和自激活作用。同时利用对照质粒组筛选组氨酸(His)本底表达抑制剂3AT(3-氨基.1,2,4-三唑)的合适工作浓度。结果诱饵质粒pBD.DOC—1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MAV203中,对宿主酵母细胞无毒性,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作用。确定了组氨酸(His)本底表达抑制剂3AT(3-氨基-1,2,4-三唑)的合适工作浓度。结论诱饵质粒pBD—DOC-1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实验,为进-步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人类组织c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三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43.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苯芴酮法测定罐头食品中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伟  张丽娟  吕维影 《职业与健康》2008,24(10):945-946
锡是罐头食品中必测的指标^[1]。目前测定锡元素的方法主要有苯芴酮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一原子荧光法^[2]。原子荧光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少、线性范围宽等优点,而传统的苯芴酮法也有其突出特点,操作简便,重现陛好,灵敏度高。我们用上述2种方法分别测定了罐头食品中锡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4.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口唇、甲床紫绀,运动性心慌、气短50年,于2007-08-15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9/min,血压115/67 mmHg。口唇、甲床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两肺血少,心影呈靴型,心尖圆钝上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已婚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意识和使用情况,分析两者间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当地50岁以下已婚妇女3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82份有效问卷中,有安全套使用意识的占18.3%,曾经和最近一年使用过安全套的分别占46.1%和15.7%,而最近一年始终坚持使用的占3.4%;安全套使用意识与曾经、最近一年使用和最近一年始终使用安全套均有关联.文化程度、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用安全套丈夫可接受、较高的决策优势都可以促使安全套使用意识的产生.并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已婚农村妇女最近一年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安全套使用意识不高,应促进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意识,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设计棘突椎板翻转90°回植的部位和固定方式,观察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严重腰椎狭窄患者,均整块切除棘突椎板,在完成椎管扩大减压后把棘突椎板翻转90°回植于椎板狭部。随机采用同种异体骨钉或丝线缝合进行固定,进行临床观察和CT测量。结果随访6~60个月,无滑椎等腰椎不稳,CT观察椎管直径扩大50%,骨块骨性愈合骨钉固定优于丝线缝合固定。结论棘突椎板回植是重建腰椎部结构的有效方法,可避免腰椎不稳或医源性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7.
王强  吴琼  钟连华  王敏  金伟  段宏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13-2215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与听性脑干反应(ABR)联合应用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Bio-logic自动耳声发射仪对296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3次筛查不合格的新生儿应用GSI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查,并随机抽样60例120耳新生儿连续进行1~5d跟踪筛查。结果2968例新生儿有2852例分别于出生的1~5d及5d~1个月(提前出院而延筛),经1~3次DPOAE筛查通过,通过率为96.09%。116例未通过,经ABR检测有5例不合格,假阳性率为3.74%。出生在第2天、第3天通过率相差显著(P<0.01),第3天以后通过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OAE测试具有方便、快速、无创、客观等优点,筛查时间以生后第3天及3d以后为宜。但其只能反映耳蜗功能,不能用来诊断听神经或中枢听觉通路病损,同时由于假阳性率较高,对未通过DPOAE筛查者不能立即作出听力损伤的结论。ABR测试为比较可靠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联合DPOAE和ABR听力筛查技术,使其相互补充,能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48.
王晖  金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45-2246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左室肥厚逆转效应。方法:6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和苯那普利组,分别服用缬沙坦80mg/d~160mg/d,苯那普利10mg/d~20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降压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应用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后均有显著的降压和逆转效应。缬沙坦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未见干咳现象,苯那普利组干咳发生率8.5%。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效应明显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9.
急症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症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10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症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症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50.
电针与推拿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电针灸与推拿手法配合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78例实证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组 ,电针法与推拿法并用为治疗组 ,普通针刺法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显著 (P <0 .0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与推拿并用效果好于单纯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