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 通过胃肠道综合免疫方法 建立大鼠MsPGN模型,观察芪益强肾饮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作用机制.方法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制备参照刘震等报道的方法 并加以改进,于造模第4周起,两治疗组分别每天一次灌服芪益强肾饮和肾炎康复片,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1周末,从2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益强肾组除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还能明显降低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β2-微球蛋白(P<0.05).结论 芪益强肾饮能明显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β2-微球蛋白,改善MsPGN大鼠肾功能,减轻模型大鼠肾小球结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肾近曲小管,改善肾脏内凝血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以下简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2 0 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2 9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 .5 S螺旋扫描) ,分析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并分析管壁钙化和软性斑块,评价16层螺旋CT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价值。结果:在2 1例患者的15 2个节段(血管直径≥2 m 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36节段(占83.9% )。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 % (2 7/ 31)和96 .2 % (10 1/ 10 5 )。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16层螺旋CT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80 .0 % (2 7/ 35 )。此外,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和软性斑块显示良好,对支架显示良好。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可良好的显示冠状动脉软斑块和钙化,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危险性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oll样受体(TLR)4、CD14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LR4、CD1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CD1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初发组TLR4、CD1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复发组TLR4、CD1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缓解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复发组TLR4、CD1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初发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S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高表达TLR4和CD14,且与病情活动相一致;②脂多糖(LPS)-TLR4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SS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胃肠道综合免疫方法 建立大鼠MsPGN模型,观察芪益强肾饮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作用机制.方法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制备参照刘震等报道的方法 并加以改进,于造模第4周起,两治疗组分别每天一次灌服芪益强肾饮和肾炎康复片,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1周末,从2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益强肾组除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还能明显降低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β2-微球蛋白(P<0.05).结论 芪益强肾饮能明显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β2-微球蛋白,改善MsPGN大鼠肾功能,减轻模型大鼠肾小球结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肾近曲小管,改善肾脏内凝血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芪益强肾饮对实验大鼠肾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大鼠系膜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芪益强肾饮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胃肠道综合免疫方法建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肌酐;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芪益强肾饮第9周、第11周尿蛋白分别为(72.50±20.44)mg/24h,(77.40±13.27)mg/24h,第11周血肌酐与血尿素氮分别为(82.20±10.87)mmol/L,(9.36±1.48)mmol/L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TNF—α、IL-6呈弱阳性(P〈0.05),与HE显示的病变程度一致。结论芪益强肾饮能明显改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功能,减轻模型大鼠肾小球结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免疫力,抑制TNF-α、IL-6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