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47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766篇
耳鼻咽喉   245篇
儿科学   279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062篇
口腔科学   287篇
临床医学   3441篇
内科学   2073篇
皮肤病学   227篇
神经病学   396篇
特种医学   7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67篇
综合类   7115篇
预防医学   3174篇
眼科学   361篇
药学   2871篇
  18篇
中国医学   2616篇
肿瘤学   641篇
  2024年   134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263篇
  2013年   1055篇
  2012年   1387篇
  2011年   1426篇
  2010年   1428篇
  2009年   1427篇
  2008年   1329篇
  2007年   1402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232篇
  2004年   1165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759篇
  1999年   638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89篇
  1994年   441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106篇
  1982年   89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7篇
  196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术前诊断,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对山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例ALCAPA患儿的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共9例,男3例,女6例,年龄4个月~4岁6个月,平均(1.14±1.33)岁;体重5.6~18.0 kg,平均(8.06±3.99)kg.术前行心脏彩超、心脏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有1例患儿行心脏造影检查.9例患儿中合并二尖瓣轻度反流2例,二尖瓣轻-中度反流5例,中-重度反流2例.心电图表现:9例患儿在导联Ⅰ、AVL及V4-6有不同程度的异常Q波,ST段改变或T波倒置.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例0.56~0.73,平均0.61 ±0.05,左心缘饱满隆起,向左下方突起,心脏彩超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左心室明显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射血分数低于50%,8例患儿左心室舒张末径均>35 mm,1例患儿合并心尖部室壁瘤.1例患儿行心脏彩超及CT检查后怀疑ALCAPA,后经造影检查明确诊断.6例患儿术前行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尖、前壁、侧壁心肌梗死,部分心肌存活.本组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左冠状动脉移植术,7例患儿加做二尖瓣成形术.全组患儿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余均治愈出院.其中,围术期合并低心排综合征2例,肺炎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冠状动脉血流通畅,射血分数较术前提高,二尖瓣反流减轻.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心力衰竭表现,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ALCAP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脏增强CT及造影检查可确诊,术前核素心肌显像对存活心肌的判定、手术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移植术是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后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BillrothⅠ组18例,BillrothⅡ组21例,RY1组(延长Roux袢胃空肠Roux-en-Y)28例及RY2组(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组)35例;对比观察术后12个月时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缓解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Hb A1c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疗效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法)。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第12个月,只有BillrothⅠ组Hb A1c≥6.5%,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illrothⅡ组、RY 1组、RY 2组之间术后第12个月Hb 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个月,在疗效方面,BillrothⅠ组、BillrothⅡ组、RY 1组、RY 2组缓解率分别为44.44%(8/18)、57.14%(12/21)、75%(21/28)、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4,P=0.005);将疗效最好的RY2组与其他3组分别进行分析,RY 2组缓解率明显高于Billroth组Ⅰ(Z=-3.359,P=0.001)、BillrothⅡ组(Z=-2.066,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端胃癌手术行BillrothⅠ、BillrothⅡ、延长Roux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治疗作用优于BillrothⅠ、BillothⅡ,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方面较延长Roux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存在获益趋势。建议对远端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时选择延长胆胰分流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993.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发展20余年,已在国际上开展逐渐广泛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但是腹腔镜胃癌手术解剖层面多、淋巴清扫范围广、消化道重建选择多样,在传统2D腹腔镜视野下是一种相对难度较高的手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设备的改进,3D腹腔镜已在普外科手术领域中推广普及,为外科医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手术视野。在腹腔镜胃肠外科领域中,3D腹腔镜系统能否带来新的关键技术突破,为胃肠外科带来新的方向有待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采用后侧手术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17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患者中,9例行后内侧入路,6例行后外侧入路,2例行后内后外侧联合入路。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术后X线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进行评估,术后12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方法(H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30周。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5.80(13~18)分。HSS评分平均86.50(73~96)分。术后3例患者发生切口问题,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末次随访无1例发生感染、骨不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膝关节不稳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应用后外侧入路,后内侧髁骨折应用后内侧入路,后内后外侧髁均骨折可以应用后内和后外联合入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采用后正中S形入路;直视下进行平台的复位和固定,允许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海藻生物胶用于体外抗炎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及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实验探索海藻生物胶的抗炎作用。设立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海藻生物胶高、中、低剂量组,喷涂患处,每天1次,连续7 d。结果海藻生物胶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海藻生物胶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海藻生物胶高剂量组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5),海藻生物胶在不同给药时间均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海藻生物胶可抑制棉球诱发所致小鼠炎症的肉芽增生作用(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海藻生物胶高剂量组也可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结论海藻生物胶具有体外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代谢平衡模型,建立多靶点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从整体角度评价丹酚酸A(Sal A)对缺血性心衰的保护作用。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缺血性心衰组和Sal A给药组,结扎后立即给药,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3、4周采集血样,测定血浆中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MDA)、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基于上述标志物建立代谢平衡模型,选用代谢失衡动力学参数k从整体角度量化机体状态,并以参数k的变化率作为替代药效指标建立多靶点PK-PD模型,用以考察Sal A对缺血性心衰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Sal A对各标志物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参数k与表征心功能的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Sal A的血浆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和药物对参数k的改善程度I之间的关系。基于代谢平衡模型建立的多靶点PK-PD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Sal A对缺血性心衰的保护作用,为多靶点中药PK-PD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颈部异物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少见,可分为金属异物和非金属异物,多见于颈部外伤后异物存留,颈部鱼刺少见。术前影像学检查可大概定位,准确性差,无法分辨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常见颈部异物检查方法有X线摄片和CT,B超定位较少。由于颈部异物的游走性和手术中皮下组织和肌肉的牵拉,异物位置会发生变化。术前的定位仅能作为参考,异物位置变化会增加手术难度,加大手术创伤。如果术中能对颈部异物再次定位,就能解决这一难题。自2012年以来,我科对颈部异物采用术前影像学定位,术中B超定位的方法,顺利完成4例异物的取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从淡水养殖鱼类、青蛙样品以及腹泻病人大便样品分离的菌株作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获取临床腹泻病人的新鲜大便标本和在水产品市场采集淡水鱼和青蛙样品取肠道内含物分别涂布选择性培养基,选取疑似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确证为香港海鸥型菌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株对几类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次检测的24株香港海鸥型菌分离株对八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蛙源株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于鱼源株。其中分离的11株分离株(45.8%)对3个种类及以上抗生素表现耐药,为多重耐药株。结论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和动物疾病防治被广泛加于动物饲料中,可能导致食源性细菌耐药性增加。人们有可能通过摄入含有香港海鸥型多重耐药株污染的食物而获得抗生素耐药性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手术后胆汁瘤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500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手术(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后胆汁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结果:500例患者中45例(9.0%)术后发生胆汁瘤。统计分析显示,存在胆道扩张、TACE术前肝切除史、非超选择性插管、使用聚乙烯醇(PVA)颗粒是患者介入手术后发生胆汁瘤的危险因素(均P0.05)。45例胆汁瘤患者中10例为有症状胆汁瘤患者,主要为黄疸和发热,且胆汁瘤直径明显高于无症状患者(8.12 mm vs.21.84 mm,P0.05),穿刺引流治疗后8例患者胆汁瘤缩小,2例消失;35例无症状组患者定期影像学随访。结论:对于有危险因素的肝细胞癌患者,应积极做术前好评估和预防工作。有症状的胆汁瘤患者应当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无症状的胆汁瘤患者应当进行影像学随访,若胆汁瘤增大需要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