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康"颗粒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T)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EMT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异位康"颗粒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丹那唑(Danazol)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补体C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体液免疫IgG、IgA、IgM、C_3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异位康"颗粒是治疗EMT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6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yk mRNA 的表达.结果: 2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18例CINⅠ组织均检测到Syk 基因的表达,32例CINⅡ~Ⅲ组织有17例检测到Syk 基因的表达,60例宫颈癌组织有21例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Syk基因的表达从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到正常宫颈组织依次增高(P=0.00),且在CINI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Ⅱ~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有淋巴结转移的23例宫颈癌组织,有4例检测到Syk基因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37例中,17例有Syk基因表达,Syk 基因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Syk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有明显相关性,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Syk基因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与子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提示可能是宫颈癌的一种候选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03.
自然流产妇女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赵淑萍,严敦清,孙玉萍,张慧勤自然流产是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妊娠总数的10%~15% ̄[1]。资料证实,染色体畸变及孕妇免疫功能失调,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2,3]。我们对有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104.
105.
<正>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扩大,剖宫产手术也急剧上升。许多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反应,而不正常的心理会导致生理上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将对手术不利。因此,实施整体护理,即以病人为中心,从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多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消除不利因素,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 m RNA及HPV DNA检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联合筛查的两组女性:LCT+HRHPV DNA(HC2组,n=2 417);LCT+HR-HPV E6/E7 m RNA(E6/E7组,n=2 906)。细胞学ASCUS+或HPV阳性转诊阴道镜行宫颈活检。计算HPV m RNA E6/E7与HPV DNA在不同病理结果中的阳性率、病毒载量及在CIN2+中的一致率。结果 (1)在病理正常、CIN1、CIN2、CIN3和ICC中E6/E7 m RNA阳性率分别为61.36%、76.00%、92.11%、96.00%和100.00%,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正常病理结果中E6/E7组HPV的阳性率低于HC2组(χ2=7.764,P=0.005)。(2)E6/E7组病毒载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在不同病理结果中分别为629.72(339.31,2 122.94),1117.33(319.17,3 101.88),1 537.12(422.19,4 219.05),3 396.59(1 217.32,6 316.81),10 860.43(3 473.19,29 662.29),随着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IN2+患者中,E6/E7组和HC2组的一致率为82.64%,Kappa值=0.69。结论 HPV E6/E7阳性率与HC2一样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HPVE6/E7 m RNA与HPV DNA诊断CIN2+的一致性较好。HPV E6/E7载量可能反映病变程度,但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能否改善行臂丛神经探查修复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2008-06~2010-06于我科行臂丛神经探查修复的患者67例纳人研究,根据是否行心理护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4周均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和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评分差异.结果 (1...  相似文献   
108.
全身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期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达70%以上。宫颈癌早期患者经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尚不理想,在这部分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的使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6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经病理确诊临床分期为的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B2期15例,Ⅱa期15例,Ⅱb期26例。采用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达78.6%,手术切除率达100%。化疗期间未发现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症状改善率,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并达到切缘距离病灶1cm以上。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附件包块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重要影响。附件包块良恶性的早期鉴别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难题和焦点,需要依靠详细的病史,结合体征、年龄、家族史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等综合评估。良性和恶性附件包块的预后和处理截然不同,因此准确判断附件包块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调查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种类,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于2010年3月,对我院内一科、内二科、放疗一科、放疗二科、妇一科、妇二科、胸外科的27名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病原菌的采样,所有样本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不仅检出不动杆菌属、棒杆菌属、成团泛菌(聚团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同时还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较强的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手部大量存在。结论:专科医院护理人员操作中手部污染状况较严重,应予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