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鞍区肿瘤术后水钠失衡的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水钠失衡的诊断、临床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病人,术前、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定时检测血钠、尿钠、尿比重及尿量等的变化,区分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观察预后。结果144例鞍区肿瘤手术,术后发生水钠失衡89例。包括尿崩症74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6例,73例在2~4周内恢复。结论对于鞍区手术,术前激素替代,有效纠正病人状态;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垂体轴结构和功能,术后监测血钠、尿钠、尿比重、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区分诊断,有针对性地及时正确处理是改善此类病人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涉及脑动脉瘤夹闭术、颅底肿瘤切除术等的颅底手术中,为得到更好的术野显露,往往需要尽可能开低骨窗,使骨窗下缘更接近前颅底.此时对于额窦发育较大的患者,常不可避免地要打开额窦.我们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安全、简便的打开额窦的方法,应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苯乙酸对胶质瘤细胞G1期的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10例,病灶位于桥脑8例,延髓2例。6例桥脑、延髓背侧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枕下正中经四脑室底入路切除; 4例桥脑外侧和腹外侧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结果病灶均镜下全切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4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在1周至3个月内恢复,1例患者术后因肺内感染死亡。患者术后随访3-58个月,复查MRI均未发现病灶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经鼻蝶入路手术提供内镜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3例成人尸头模拟经鼻蝶入路内镜下手术,进行内镜下的解剖观察和解剖测量。结果经鼻蝶窦入路内镜可达鞍膈以上,能清晰显示第三脑室底、视神经、视交叉及鞍旁结构等。鞍膈前后径为(5.5±1.9)mm,左右径为(6.0±1.4)mm;鞍膈孔与鞍结节的距离为(3.2±1.2)mm;两前床突间距离为(24.5±0.9)mm;前置型视交叉前缘到鞍结节的平均距离为2.1mm,后置型为3.5mm。结论内镜扩大经蝶入路能够清晰显示鞍区结构,可应用于各种鞍区肿瘤的手术。  相似文献   
17.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34例,大部切除6例;31例功能性腺瘤患者术后垂体激素水平23例恢复正常,其余8例亦有不同程度恢复。视力、视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月经恢复13例,妊娠1例。结论此术式手术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变之一,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发病,尽管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仍然较差,特别是Ⅳ、Ⅴ级动脉瘤患者,虽经积极治疗,预后仍不良,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当高。如何改善这部分患者预后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脑梗死等患者中应用产生的良好效果逐渐被认可,  相似文献   
20.
颅脑手术后在手术区伴发血肿多见,但在远隔部位血肿少见.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共进行择期手术387例,其中发生4例远隔部位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