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术中热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手术联合45℃丝裂霉素(MMC)溶液腹腔灌注预防进展期胃癌腹腔种植转移的效果。方法 将51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手术联合45℃MMC腹腔灌注的实验组22例及手术对照组29例,术后随诊3年,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腹腔种植率。结果 实验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9%、83.7%及83.7%.对照组为86%、53.6%与53.6%,生存率前者高于后者(P=0.031),腹腔种植率实验组为0%,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患者术中血液稀释的近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春祈  王明德 《湖南医学》1998,15(5):283-284
  相似文献   
13.
原发浅表性膀胱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进展、膀胱保全、转移及肿瘤特异生存率等预后指标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原发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79.76个月.3,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8.75±0.78)%,(35.70±0.16)%,(42.83±0.00)%.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是症状持续时间、组织学分级及术中输血.3,5,10年的进展率分别为(8.89±0.33)%,(15.16±0.16)%,(23.88±0.00)%.影响进展的主要因素是术中输血、组织学分级、复查次数及首次无复发间期(RFP).3,5,10年的膀胱保全率分别为(94.68±0.23)%,(93.87±0.00)%,(91.51±0.00)%.影响膀胱保全的主要因素为RFP.3,5,10年的转移率分别为(8.25±0.22)%,(11.24±0.00)%,(28.94±0.00)%.影响转移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多灶性、肾积水、显微镜下生长形态及RFP.3,5,10年的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5.02±0.00)%,(90.70±0.46)%,(77.14±1.06)%.影响肿瘤特异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显微镜下生长形态及RFP.结论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能够较好地从诸多因素中找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从而可以有针对地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监视随访措施.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膀胱炎出血4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组41例放射性膀胱炎出血的患者。采用膀胱灌注甲醛,经尿道电凝,高压氧治疗。结果41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出血均得到治愈。结论放射性膀胱炎根据病情特点不同采用膀胱灌注甲醛,经尿道电凝,高压氧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心脏束支传导阻滞者手术时麻醉手术会有一定的困难。麻醉手术前如何处理该类患者自然是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极为关心的课题。鉴于这个方面的报道甚少,我们随机抽取了近年100例合并有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期探讨对此类患者术前危险性进行评估。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70岁8例,60~69岁32例,50~59岁30例,40~49岁24例,<40岁6例,最大77岁,最小28岁。体重35~74kg。1·2 阻滞类型 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4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68例,其中完全性阻滞52例,不完全性阻滞16例;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近距离放疗对改善低位直肠癌局部控制率的意义。方法对DudesC期低位直肠癌采用Mile’s手术加术中高危复发区或瘤床置管后装放射,6~10Gy/次×2和术后盆腔外放射,40~58Gy/4~6周。结果12例置管31根,置管治疗成功率93.5%(29/31),中位随访20个月,置管放射区内无1例复发,4例治疗相关并发症均发生在内、外放射剂量偏高病人。结论本文提示术中置管后装治疗不受解剖部位限制,操作方便且可进行分割放射,可作为低位直肠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测定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p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基因以及p21waf1/cip1基因与膀胱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FHIT基因及p21waf1/cip1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膀胱癌组织(P<0.05);Fhit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与之有相关(P<0.05);Fhit蛋白的表达在GI期肿瘤、浅表性肿瘤中明显低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P<0.05),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组织比较中差异无显著性;Fhit蛋白的表达在初发肿瘤中与复发肿瘤中差异无显著性,而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在上述两种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Fhit蛋白与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结论 FHIT基因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指标.p21waf1/cip1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预后的指标.FHIT基因、D21waf1/cip1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进展中可能没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