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动态测定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探讨肌钙蛋白Ⅰ用于脓毒症患者病情和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分别测定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和第7天的肌钙蛋白Ⅰ浓度.分析不同时点与相同时点的APACHE Ⅱ评分、J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时间点肌钙蛋白Ⅰ升高组(cTnI〉0.1ng/m1)和正常组(cTnⅠ〈0.1ng/ml)的I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结果66例脓毒症患者中有47例患者肌钙蛋白Ⅰ升高,升高率达到71.21%。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天的肌钙蛋白Ⅰ的浓度与对应的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37、0.34,P均〈0.05),与ICU病死率成正相关(r分别=0.34、0.36,P均〈0.05),与28d生存率呈负相关(r分别=-0.39、-0.42,P均〈0.05);入院后第7天患者肌钙蛋白Ⅰ的浓度虽与同时点APACHE Ⅱ评分没有相关性(1=-0.21,P〉0.05),但是与ICU病死率和28d生存率具有相关性(r分别=0.37、-0.42,P均〈0.05)。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和入院后第7天,肌钙蛋白Ⅰ升高组的ICU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21、-3.06、-3.35,P均〈0.05);而28d生存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2.40、-3.13、-3.78,P均〈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的914定可以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进行病情判断,并且对疾病的顸后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测定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和诱导痰中炎性指标的浓度及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两种不同方法采集炎性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炎性指标用于病情和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中、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于门诊接受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记录哮喘症状积分,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采集诱导痰和EBC标本,测定标本中过氧化氢(H2O2)、硝酸盐/亚硝酸盐(NO3-/NO2-)和半胱氨酰白三烯E4(LTE4)浓度。结果共有25例中、重度哮喘患者按研究方案完成治疗和随访。哮喘患者经联合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和FEV1占预计值%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C和诱导痰中炎性指标浓度均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H2O2和NO3-/NO2-的下降比LTE4明显;哮喘患者EBC中的H2O2和NO3-/NO2-浓度与FEV1呈负相关(P<0.01),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1),LTE4与症状积分和FEV1均无相关性。诱导痰中H2O2的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NO3-/NO2-的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呈负相关,与症状积分无相关性;LTE4的浓度与症状积分和FEV1占预计值%均无相关性。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增高程度与EBC和诱导痰中H2O2和NO3-/NO2-的浓度降低水平呈正相关。诱导痰和EBC对应的炎性指标之间有相关性。EBC和诱导痰中H2O2浓度与NO3-/NO2-浓度呈正相关,与LTE4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中、重度哮喘患者联合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的同时,气道炎症显著减轻。EBC和诱导痰均为无创检测气道炎症的良好方法,但EBC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优于诱导痰。无创炎性指标首选H2O2和NO3-/NO2-,而白三烯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在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过程中,观察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SVV)为复苏指标时相应的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组织灌注的改善及预后. 方法 选取3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在液体复苏同时予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监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标准液体复苏组(对照组).观察复苏前和6h后达标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其后观察第3天APACHEⅡ变化、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 结果 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0,P=0.624).但是在存活患者中,与对照相比较,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t=2.166,P=0.041;t=2.104,P=0.046),第3天APACHE Ⅱ评分降低(t=2.20,P=0.038),需要进行CRRT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在存活患者中,研究组的CVP、ITBVI、GEDVI、CI、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759,P=0.011;t=2.146,P=0.043;t=2.199,P=0.038;t=2.654,P=0.014;t=3.362,P=0.003),EVLWI和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以SVV作为复苏目标的液体复苏方案,较以CVP为指导的EGDT方案达到更好的复苏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4.
CA19-9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19- 9是一种胃肠道的肿瘤相关抗原 ,由糖链乳酸 -N -岩藻戊糖唾液酸联结构成 ,分子量为 30 0万至 5 0 0万道尔顿[1] 。临床研究显示CA19- 9与胰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与胆囊癌、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也有一定的相关性[2 ] 。进一步研究发现 ,CA19- 9含量的高低对上述肿瘤的诊断及预防均有一定价值[3] 。目前 ,其检测方法有ELISA、RIA、CLIACLIA等 ,近来我们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建立了CA19- 9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TRFIA) ,并与ELISA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LIA)进行了临床检测结果评…  相似文献   
75.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缺陷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探讨改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我院2007年1至12月出院护理病历1050份,共计17850次护理记录,对其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分析。结果:发现680处护理记录存在缺陷,其中护理记录不全180处、出院指导缺乏针对性120处,真实性存在缺陷80处、护理措施记录不全120处、首次护理记录不全90处、记录连续性差50处、其它记录缺陷40处。结论:必须加强精神专科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对我院鉴定的144例案件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中男性组有既往史、凶杀、伤害、纵火等暴力案件和无精神病的诊断、无责任能力和完全责任能力高于女性组,而女性组的已婚率、被伤害、被奸、精神发育迟滞及被害人鉴定高于男性组。结论:两组在一般资料、案件类型、鉴定诊断及法定能力评定方面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我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随年代变迁的变化,特对近10年内(分为两个5年段)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78.
癫证治验     
向××,男,39岁,80年元月3日诊。患癫疾已十载。经中西医久治罔效。症见:精神抑郁,呆滞嗜卧,语无伦次,语音低微,哭笑无常,妄见妄闻,不知洁秽,饮食减少,面色苍白,形寒畏冷,舌质暗淡,脉沉细。诊断:癫证。辨证:肾阳虚衰。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诱导痰中炎性指标的浓度,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炎性指标用于病情和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接受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中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哮喘症状积分,测定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采集诱导痰和EBC标本,测定标本中过氧化氧(H2O2)、硝酸盐/哑硝酸盐(NO3-/N2-)和半胱氨酰白三烯E4(LTE4)浓度.结果 共有25例中重度哮喘患者按研究方案完成治疗和随访.哮喘患者经联合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改善(P<0.01);EBC和诱导痰中H2O2、NO3-/NO2-和LTE4浓度均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者;H2O2和NO3-/NO2-的下降比LTE4明显;哮喘患者EBC中的H2O2和NO3-/NO2-;浓度与FEV1呈负相关(P<0.01),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1),LTE4与症状积分和FEV1均无相关性.诱导痰中H2O2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P<0.01),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P<0.01);NO3-/NO2-浓度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P<0.01),与症状积分无相关性;LTE4浓度与症状积分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无相关性.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增高程度与EBC和诱导痰中H2O3、NO3-/NO2-浓度降低水平呈正相关(P<0.01).诱导痰和EBC对应的炎性指标之间有相关性(P值均小于0.01).EBC和诱导痰中H2O2浓度与NO3-/NO2-浓度呈正相关(P<0.01),与LIE4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中重度哮喘患者联合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的同时,气道炎症显著减轻.EBC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优于诱导痰,H2O2和NO3-/NO2-的敏感性优于LTE4.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基因rs4638289、rs7131332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患儿发病及其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2017年间住院治疗的105例汉族KD患儿为KD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汉族儿童为对照组。KD组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n=23)和无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n=82)。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各组SAA1基因rs4638289、rs7131332位点多态性。结果 KD组SAA1基因rs4638289位点AA、AT、TT基因型分布和A、T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L组rs4638289位点AA、AT、TT基因型分布与NCA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A、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携带AT基因型是KD并发CAL的保护因素(OR=0.276,95% CI:0.099~0.772,P=0.011)。KD组SAA1基因rs7131332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L组rs7131332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分布与NCA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SAA1基因rs4638289、rs7131332位点多态性与KD发病无关,但rs4638289位点多态性与KD并发CAL有关,携带AT基因型可能使KD并发CAL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