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埃本膦酸钠对肺癌细胞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贴骨接种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制作骨转移动物模型,皮下注射埃本膦酸钠干预.利用放射学检查及病理分析等手段观察埃本膦酸钠对肺癌细胞骨转移的干预效果。结果 放射学检查显示裸鼠接种H446细胞后引起明显的肿瘤性骨损伤,骨病灶处的99Tcm-MDP放射性浓聚.肿瘤细胞大量侵袭至骨髓腔中。经埃本膦酸钠干预后,此骨损伤病程被明显抑制。结论 埃本膦酸钠可明显地干预肿瘤细胞对骨的侵犯,减轻肿瘤引起的骨损伤,可作为一个治疗骨转移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凝血酶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9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交替分组研究,术后观察组术后3 d每天由引流管注入凝血酶,对照组仅行负压引流,统计2组术后72 h引流总量、拔管时间及拔管后皮下积液例数;对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根据拔管时间顺序交替分组,皮下积液观察组抽尽积液后采用凝血酶皮下积液腔注射并加压包扎处理,对照组仅行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处理,统计2组的皮下积液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术后72 h引流总量明显少于术后对照组(P〈0.001),拔管时间明显早于术后对照组(P〈0.001),拔管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对照组(P〈0.05),术后第2 d引流液颜色明显较术后对照组浅(P〈0.001)。皮下积液观察组皮下积液平均愈合时间在积液量少的患者中与皮下积液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或大量积液患者中皮下积液平均愈合时间较皮下积液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由引流管注入凝血酶可明显减少引流量并缩短拔管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对中~大量术后皮下积液患者行凝血酶皮下积液腔内注射可促进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甲状腺癌细胞株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基因表达及摄碘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TRA作用于3株甲状腺癌细胞(FIE-133、K1、8505C),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IS mRNA表达,并测定细胞摄碘水平。结果ATRA在10^-7~10^-4mol/L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上调FTC-133细胞NIS mRNA的表达,增强FIE-133细胞的摄碘能力;ATRA在10^-6~10^-4mol/L范围内可上调K1细胞NIS mRNA的表达,并增加其摄碘水平;不同浓度组均未见8505C细胞NIS mRNA的表达和摄碘水平增加。结论ATRA可上调FIE-133、K1细胞NIS基因表达,提高其摄碘能力,这为ATRA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4.
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干预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埃本膦酸钠和泰舒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切除雌性大鼠卵巢制成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阿仑膦酸钠组、埃本膦酸钠组、泰舒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药物持续处理6个月。治疗模型给药前、给药后2个月和6个月,分别测定全身骨密度。治疗结束后,进行股骨干重、灰重、骨矿含量、骨生物力学 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阿仑膦酸盐和埃本膦 钠组治疗后6个月后全身骨密度有明显升高,分别增高6.49%和7%;而泰舒组仅上升1.7%,对照组几无变化。埃本膦酸盐治疗后大鼠全身、腰椎骨密度及股骨干重、灰重、最大抗弯曲载荷和骨小梁面积均较其他组高。结论;埃本膦酸钠是比阿仑膦酸钠更有效的一种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5.
地震医疗救援如何进行医院感染的应急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也随之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地震伤员来院的时间、数量及伤情变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临时指南,由专职人员每天深入临床督促执行,既预防特殊病原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院内感染,又预防传染病的院内流行和职业暴露感染。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预防、接触隔离预防和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保证了医疗质量,为地震伤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救治环境,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6.
抗HBc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用竞争法建立抗HBc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RFIA)方法。方法 以基因重组HBcAg包被板 ,Eu3 -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 (Eu3 DTTA)标记抗HBc IgG单克隆抗体 ,建立抗HBcTRFIA方法。数据采用Log Logit函数和四参数Logistic函数数据处理程序处理。结果 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2 30 %和 6 30 % ,回收率为 96 72 % ,灵敏度为 0 2NCU/ml。本方法与抗HBs和抗HBe无交叉反应 ,Eu3 标记物稳定 6个月以上。结论 TRFIA是一种新的抗HBc免疫检测技术 ,具有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能够用于定量测定抗HBc IgG  相似文献   
37.
67例疑似气性坏疽地震伤员院内交叉感染控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索地震伤员中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医院交叉感染控制途径。方法2008年5月14日至6月24日,华西医院通过预检分诊、科学分期,优化地震伤员的接诊收治流程,科学管理开放性伤口,筛选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实施手术消毒隔离处理,将预防控制疫情前移: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湿敷;对已缝合的伤口,拆去缝线,彻底清创,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截至6月24日共收治疑似气性坏疽67例,其中高度疑似气性坏疽共32例,经暖氧细菌培养确诊气性坏疽5例,无1例凶气性坏疽死亡,也无1例气性坏疽病例发生院内交叉感染。32例中有26例已痊愈出院,尚有6例仍在住院治疗中。结论科学管理与治疗得当是控制疑似气性坏疽患者医院感染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38.
结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卫生材料成本控制实施情况,一方面从卫生材料的采购和科室使用的微观角度介绍其具体的成本控制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医用胶片、手术室低值易耗品、试剂、输液器的成本控制方法;另一方面从医院成本控制角度介绍支出占收入比例的卫生材料成本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9.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大,术后容易出现皮下积液,不仅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而且推迟术后辅助治疗时间,使患者错过最佳放、化疗时机而增加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同时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一旦发生将从多方面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原因,并研究其防治方法.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 ~77(48±7)岁,所有病例均行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9例,浸润性小叶癌35例,黏液腺癌6例.所有病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TSA)对甲状腺癌细胞中钠/碘同向转运蛋白(NIS)基因表达和摄取碘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TSA诱导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FFC-133及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K1,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经诱导后2株甲状腺癌细胞中NISmRNA的表达,以NI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条带密度比值作为mRNA表达强度,并检测诱导前后甲状腺癌细胞对放射性碘摄取的变化。2组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数据间比较用One.wayANONA方差分析。结果20,50,75,100和150nmol/LTSA诱导48h后,甲状腺癌细胞FFC-133的NISmRNA表达较未诱导对照组增加了1.5至13.7倍,各TSA浓度组间FTC-133NIS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6,P〈0.01);而K1的NIS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TSA浓度为50和75nmol/L时表达有所增加(NIS/GAPDH条带密度比值分别为0.62±0.16,0.60±0.23),但与对照组(O.41±0.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23,P〉0.05)。细胞摄取碘实验显示,50和75nmol/LTSA诱导48h后,FTC-133的摄碘增加[(15.42±0.42)×10’和(18.98±1.33)×10^3计数·min^-1/10^5个细胞],与对照组[(8.46±0.84)×10^3计数·min^-1/10%5个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8和3.557,P均〈0.05);而50和75nmol/LTSA作用后K1对碘的摄取也有增加[(5.83±1.09)×10^3和(6.97±0.65)×10^3计数·min^-1/10^5个细胞],但与对照组[(5.37±0.88)×10^3计数·min^-1/10^5个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85和0.332,P均〉0.05)。结论TSA能明显诱导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的NISmRNA表达升高和摄碘增加,而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