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献为数据基础,对我国现阶段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从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高产作者,但合作研究少;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公共图书馆参与较少;相关研究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经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 选取10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预先以终浓度2 mg/mL溶菌酶处理6 h,再以改良碱裂解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同时以常规煮沸法制备上述细菌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扩增两种模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pa基因、mecA基因和femB基因,比较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 以改良碱裂解法制备DNA为模板,所有10株标本均可扩增出spa基因和mecA基因,4个标本扩增出femB基因;以直接煮沸法制备DNA为模板,仅1个标本扩增出spa基因,2个标本扩增出mecA基因,所有标本未扩增出femB基因。 结论: 改良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效果优于直接煮沸法,所提取基因组DNA可以满足PCR扩增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产科一种少见但及其凶险的并发症,孕产妇死亡率高达26%~86%,是产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羊水栓塞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爆发型和缓慢型。前者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明显,继前驱症状如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呕吐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泡沫血痰、血压下降、休克、严重者猝死。因此,临床上容易识别。而缓慢型羊水栓塞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多以子宫出血、血不凝、阴道流血程度与休克不成比例为首发症状,不容易早期识别,以致延误治疗时机导致不良结局现将我院建院以来发生的1例缓慢型羊水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谢雨  温杨  舒敏  朱渝  万朝敏 《医药导报》2022,(10):1541-1542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13岁。因“右眼眶周疼痛、肿胀2周”,于2021年3月15日收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体质量32 kg,神志清楚,右眼睑、额面部皮肤红肿,局部包块约4 cm×7 cm,有触痛,皮温增高,可触及波动感,未见分泌物。颈阻阳性,双侧克氏征、布氏征及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36.
谢雨  余涛   《四川医学》2022,43(8):820-823
<正>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指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提前启动引起提前出现的青春期历程[1],因可能导致成年矮身材而受到医学界重视。国外研究CPP发病率在1∶10000~1∶5000[2],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为0.38%~1.96%,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5倍[3-4]。女童CPP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占大多数,而男童CPP以器质性病变更常见。  相似文献   
37.
目的:电针联合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29例临床观察。方法:依据患者来门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电针刺配按导推拿),每组29例。对照组针刺穴位并通电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按导推拿法治疗3个疗程,患者在家里每天练习导引上肢、下肢运动,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肌张力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按导推拿健患侧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傣医“咱雅”(药物拖擦疗法)护理在237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推拿康复科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237例,按住院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19人,试验组118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傣医“咱雅”护理。每日于患者腰部用傣医拖擦药包进行拖擦1次,每次30 min,3 d为1疗程,共干预3个疗程。两组干预前后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干预后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咱雅”护理后试验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9.2%)高于对照组(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咱雅”护理在减轻患者腰椎疼痛以及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