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静脉皮瓣成活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皮瓣(venous flap)是指从静脉供应动脉性或静脉性血液的一种非生理性皮瓣。与正常生理性皮瓣相比。静脉皮瓣的主要优点在于摆脱了动脉血管分布区域对传统轴型皮瓣的供区与受区的限制。对于动脉缺如的受区而言,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根据供不同性质的血液可分为动脉性血供静脉皮瓣和静脉性血供静脉皮瓣。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供血途径分为静脉动脉化皮瓣、轴型静脉动脉化皮瓣、静脉血供纯静脉皮瓣等。由于血液不是循正常途径进入组织,可能使存活的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2.
背景:静脉分叶皮瓣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但静脉皮瓣普遍存在成活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的:观察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cDNA)局部应用对兔静脉分叶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侧腹壁双蒂轴型静脉分叶皮瓣,分别皮下注射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腺病毒(Ad-Gal)和生理盐水。术后7d对3组兔进行皮瓣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新生血管计数和常规组织切片的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7d,Ad-VEGF165组皮瓣成活率和平均血管数目显著高于Ad-Gal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皮瓣中血管内皮细胞及毛囊旁细胞中有大量VEGF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皮瓣中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新生血管大量形成。结果证实,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介导的人VEGFcDNA能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提高静脉分叶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蒂型静脉皮瓣再灌溉损伤的差异。方法检测不同蒂型静脉皮瓣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皮瓣所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差异来反映静脉皮瓣的氧供优劣。将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A)、单蒂组(B)、主干静脉“贯流”组(C)、三蒂属支输出组(D)、不同系侧支静脉回流组(E)、同系侧支静脉回流组(F),对各组皮瓣进行研究和观察。结果术后8h,A、B、C、D组的MDA含量组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术后72h,除了A、D组其他各组两组之间的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8h,C、E、F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72h,C组与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5组静脉皮瓣SOD活力术后较A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OD活力在术后8~24h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以后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统计学差异无明显规律性。结论网状静脉皮瓣选择的输出静脉蒂不同,与轴行静脉皮瓣相比其氧供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自体脂肪隆乳术,对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进行探讨。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存在移植脂肪吸收现象,3例患者出现硬结及脂肪液化,余者对术后乳房形态均较满意。外院5例并发症经及时对症处理,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无异物排斥反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取材广泛的隆乳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注意手术中操作,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背景:以少量、反复、多次脂肪注射,是目前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理想方法。 目的:总结自体纯化冷冻微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64例面部皮肤软组织老化萎缩凹陷患者,在其腹部或大腿用肿胀吸脂术抽吸微粒脂肪,经过低速低压离心纯化微粒脂肪,并在-20 ℃下低温冷冻,37 ℃下复温培养1 h后,检测脂肪组织活力,注射移植填充面部老化凹陷区域。 结果与结论:64例(186个部位)中21例接受1次微粒脂肪注射移植,35例接受2次微粒脂肪注射移植,8例接受3次微粒脂肪注射移植。患者脂肪移植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面部老化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满意、持久,吸收率低,无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提示自体纯化冷冻脂肪微粒注射移植效果明显、吸收率低、可重复注射、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6.
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创伤性鞍鼻畸形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外伤致鼻基本支架塌陷后,软组织也会塌陷收缩,另外外伤损伤鼻软骨会引起鼻软骨无菌性炎症从而致部分软骨吸收,所以长期的鞍鼻畸形常伴有鼻小柱过短.外伤性鞍鼻畸形合并鼻小柱过短用医用硅橡胶矫正时张力大,易出现皮肤穿孔、破溃等并发症.目的:观察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创伤后鞍鼻畸形的效果.方法:纳入21例外伤性鞍鼻伴鼻小柱过短患者,男6例,女15例,年龄16~45岁,均有明确外伤史,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取自体右侧第7肋软骨塑形成柳叶形鼻梁模型假体,鼻小柱支架修复外伤后鞍鼻畸形.在鼻小柱底部人中凹陷处行"V-Y"皮瓣推进缝合以延长鼻小柱.观察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后患者鼻畸形恢复情况,移植软骨有无排出及切口瘢痕情况等.结果与结论: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后患者鼻外形、鼻尖高度形态满意,鼻小柱延长,切口愈合良好,供软骨区无并发症发生.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患者无移植软骨排出,无软骨变形,外形良好,鼻小柱底部人中凹陷处瘢痕小.提示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人中凹陷处"V-Y"皮瓣推进缝合是修复创伤后鞍鼻畸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7.
腋臭棱形切除直接缝合法是沿用已久的手术方法 ,但由于术后遗留条索状疤痕 ,影响上肢功能而逐渐少用。我院自 1994年以来 ,采用改良剥离术根治腋臭 ,施术 82例 ,164侧 ,伤口Ⅰ期愈合 ,随访 2年 ,异味消失 ,疤痕不明显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2例 ,共 164侧 ,女 66例 ,男16例 ,均为双侧。年龄 14~ 4 1a。其中 2例系激光治疗复发者。1.2 手术方法1.2 .1 术前准备 剃除两侧腋毛 ,平卧 ,双上肢外展上举 ,屈肘 ,五指置于枕后 ,腋下垫棉垫。常规消毒铺巾。用龙胆紫棉签沿腋毛分布区边缘外 0 .5cm划出剥…  相似文献   
28.
目的:总结和评价下眼睑全层缺损创伤后采用自体硬腭黏膜或耳软骨替代眼睑后层,联合眼轮匝肌蒂颞 区皮瓣修复眼睑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11眼)下眼睑创伤后患者行自体硬腭黏膜或自体耳软骨联合眼轮匝肌 蒂颞区皮瓣修复下眼睑全层缺损。11例均为重度眼睑缺损,其中眼睑75%以上全层缺损6例,50%缺损5例。 结果:11 眼睑术后功能及外观基本恢复正常,闭合完全,无内外翻。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4个月,眼睑功能及形态保 持稳定,再造睑板无感染、外露及挛缩。结论:自体硬腭黏膜或耳软骨联合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下眼睑重建术是一 种简便易行、取材方便、临床效果满意的眼睑再造术。  相似文献   
29.
运用术中快速扩张取皮术,为4 例6 处烧伤后瘢痕、面部巨痣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术中即时快速扩张取皮修复皮肤缺损创面,取得良好效果。对手术方法、注意事项、适应症及快扩张机理进行了讨论,提示该法为临床皮肤缺损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应用局部瘢痕皮瓣修复四肢关节瘢痕挛缩畸形 2 3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未见挛缩畸形复发。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1岁半~ 30岁。全部为烧伤后引起的瘢痕挛缩畸形。病程最长 2 0余年 ,最短 5个月。其中肘关节11例 ,膝关节 7例 ,肩关节 5例 ,全部病例为屈侧瘢痕挛缩。1.2 治疗方法 术前根据瘢痕挛缩程度及瘢痕周围正常皮肤的多少分别按“Z” ,连续多个“Z”及五瓣法设计瘢痕皮瓣。美兰划线 ,2 %碘酒固定 ,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单。麻醉满意后沿设计切口线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