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观察术后患者瞳孔直径变化对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的反应性,探讨瞳孔直径变异度对术后疼痛评估的评判价值。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手术术后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24~79岁,ASAⅠ~Ⅲ级。入PACU后评估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当NRS评分为0~3分时,不作镇痛处理;NRS评分为4~10分5min后静脉单次注射芬太尼50μg。记录NRS评分开始20min内每分钟的NRS、瞳孔直径(pupillary diameter,PD)、SBP和HR值,计算NRS评分均为0~3分10min内时,NRS评分由0~3分变为4~10分后5min内时,NRS评分由4~10分变为0~3分后5min内时,NRS评分均为4~10分10min内时的最大变化率(Δmax),分别记为ΔPD、ΔSBP、ΔHR。以NRS评分变化作为评判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ΔPD、ΔSBP和ΔHR对NRS的反应性,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结果与NRS评分为0~3分时比较,NRS评分为4~10分时的PD明显增大、S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ΔPD、ΔSBP和ΔH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ΔPD0.904(95%CI 0.822~0.987)、AUCΔSBP0.651(95%CI 0.510~0.781)和AUCΔHR0.588(95%CI 0.444~0.733);AUCΔPD明显大于AUCΔSBP和AUCΔHR(P0.05);当ΔPD的cutoff值为41.3%时,敏感度80.0%,特异度93.5%;当ΔSBP的cutoff值为10.3%时,敏感度62.4%,特异度71.5%。结论ΔPD比ΔSBP、ΔHR对术后疼痛/镇痛的评价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是评估术后疼痛/镇痛平衡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02.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诊断价值。方法 AS患者和对照组均做了全身、局部及断层骨显像 ,并测定了骶髂关节 /骶骨 (SI/S)的计数比值。结果 早期AS患者的SI/S比值 (1.5 3± 0 .11)与对照组 (1.2 1±0 .10 )、中期 (1.2 8± 0 .2 9)和晚期 (1.19± 0 .3 9)AS患者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中期和晚期AS患者的SI/S比值之间 ,以及中、晚期AS患者的SI/S比值与对照组比较 ,均无差异 (P >0 .0 5 )。 6例X线平片无异常的AS患者全身骨显像则发现腰椎及外周关节放射性异常浓聚 ;AS患者全身骨显像共发现椎骨异常浓聚灶 2 43个 ,而断层显像则检出 3 0 9个异常浓聚灶。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测定SI/S比值对AS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对中、晚期AS的诊断意义不大 ;骨显像发现AS骨关节部位的早期病变比X线平片更敏感 ;断层显像对了解AS椎骨诸关节病变比平面显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3.
剖腹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能获得良好镇痛效果,但常伴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塞米松、氟哌利多在腹部手术后镇痛中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孕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测定40例正常孕妇和4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所生74名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和出生时体重.结果 与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相比,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值和出生时体重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的sTSH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值和出生时体重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孕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对新生儿Apgar评分值和出生时体重有影响,孕妇的sTSH水乎可能与新生儿生长发育和出生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3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患者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家族史、油性皮肤、化妆品使用、精神紧张或工作压力、体重指数偏大、雄激素水平高是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家族史、化妆品、皮肤类型、精神紧张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涉及多方面,确切病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颅内高压患者术中应用3%高渗盐水(HS)与20%甘露醇(M)的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60例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为HS组(n=30)和M组(n=30),观察开始用药时(T0)、用药后(T1)、5 min( T2)、15 min(T3)、30 min( T4)、45 min(T5)、60 min( T6)、90 min (T7)、120 min( T8)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尿量,T0、T8时点桡动脉血pH值、Na+、K+、Ca2、血乳酸(BLA).结果 (1)HS组:与T0比较,输注后T1~T8时点SVV降低,SVI、CVP、MAP值升高(P<0.05);HR值T1时点升高,T6~T8时点降低(P<0.05);SVRI值T1~T5时点降低(P<0.05).(2)与T0比较,HS组T8时点Na+值升高,BLA值降低(P<0.05);两级比较,T8时点组间N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M组比较,T5~T8时点SVV、SVI、CVP、MAP、HR、SV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时点M组尿量多于HS组(P<0.05).结论 颅内高压患者术中输注3% HS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改善内环境方面优于20%M.  相似文献   
107.
108.
谢海  张春花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74-17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和CEA水平对卵巢癌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卵巢癌患者、8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对照组100名健康妇女,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CA153和CEA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卵巢癌组CA125、CA153和CEA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升高,三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72.7%、62.1%和34.8%,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9.4%。结论:血清CA125、CA153和CEA联检可以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通过X线平片,多层螺旋CT(MSCT)横轴位图像与MSCT的三维重组图像比较,探讨鼻骨骨折的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鼻部外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72岁.均行X线平片,MSCT横轴位扫描,MSCT三维重组检查.结果 X线平片检查,把不伴移位的线型骨折的3例,误诊为无骨折;把伴有移位的线型骨折的6例,判断为可疑粉碎骨折与粉碎骨折(各3例);把粉碎型骨折的10例,误诊为线型移位骨折(5例),其中另5例为复合骨折不能判断,把无骨折的1例,误诊为线型骨折.MSCT横轴位检查,把鼻骨孔与鼻颌缝误诊为骨折各5处;把鼻中缝误诊为骨折2处,把鼻骨发育异常误诊骨折1处.结论 面部外伤疑鼻部骨折患者,首选MSCT扫描,并同时进行三维重组图像处理,多断面、全方面立体观察鼻部骨结构,才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大剂量γ-氨基丁酸(GABA) 与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联合维生素B6(VitB6)对毒鼠强(TET)急性中毒大鼠的治疗及对中毒大鼠大脑保护作用,并与单纯使用大剂量γ-氨基丁酸(GABA)、二巯基丙磺酸钠 (Na-DMPS)解毒效果相比较,为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染毒组、单纯大剂量GABA治疗组、单纯Na-DMPS治疗组、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VitB6联合用药治疗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TET灌胃制造大鼠急性中毒模型。染毒后即刻给予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VitB6、大剂量GABA、NA-DMPS或生理盐水。大鼠死亡前立即或2h后取血测血清NSE、S-100β蛋白,并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单纯大剂量GABA治疗组、单纯Na-DMPS治疗组、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维生素B6联合用药治疗组均能有效缓解中毒大鼠症状,延长抽搐潜伏期及惊厥潜伏期。染毒即刻使用联合药物治疗在延长中毒大鼠惊厥潜伏期方面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使用大剂量GABA或Na-DMPS治疗;单纯染毒组大鼠血清中NSE、S-100β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各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与单纯染毒组比较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均较单纯给药组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均较单纯染毒组大鼠病理改变轻,联合用药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最轻。结论大剂量GABA与NA-DMPS联合VitB6联合用药方案的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大剂量GABA、NA-DMPS;大鼠血清中NSE、 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毒鼠强中毒脑组织损伤及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