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分析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全部患者选择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5. 5±4. 7) m L,平均手术时间为(56. 3±2. 2)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 2±1. 5) d。术后4例患者出现屈髋乏力,2个月后症状彻底恢复。6例患者术后出现大腿前方感觉麻木感,6~8周后症状消失或者缓解。本研究患者无腹腔脏器和大血管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定位错误、麻痹性肠梗阻、生殖股神经永久性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患者接受为期24个月的随访,结果发现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 05),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 0. 05)。结论选择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并发症少,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42.
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XLIF)是一种较新的微创椎体间融合技术,自2006年首次对该技术进行报道以来,XLIF的适应证已经逐渐扩大、使用率逐年增加。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XLIF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保留前后纵韧带结构;从侧面置入宽大的椎间融合器;通过增加椎间隙高度间接神经减压;较低的大血管和内脏损伤发生率;以及较低的硬膜撕裂和围手术期感染的风险。然而,XLIF术后运动功能受损及感觉减退等并发症也有一定的发生率。对适应证明确的患者来说,XLI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O-arm导航系统引导下极外侧椎间融合(extreme lareral ineterbody fusion, X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X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通过X线片及CT扫描评价手术前后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盘黄间隙及置钉准确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记录并对比融合器及螺钉置入前后运动、体感诱发电位与自发、诱发肌电图变化。结果: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62.7±21.5)min,平均出血量为(117±34.9)mL。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侧髋关节屈曲乏力合并大腿前方麻木,经观察2周后症状均消失。所有患者均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共置入螺钉94枚,术后通过CT图像评价螺钉位置,其中I级螺钉:89枚(94.6%),II级螺钉5枚(5.4%)。术后CT测量影像学指标:术前椎间高度(4.09±1.45)mm,椎间孔面积(90.52±15.08)mm~2,盘黄间隙(2.44±0.60)mm;术后椎间高度(8.17±2.53)mm,椎间孔面积(128.22±17.16)mm~2,盘黄间隙(4.72±0.54)mm,术前术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09±0.78)分降低至(2.11±0.71)分,ODI由术前的(51.27±11.63)%降低至(11.01±3.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器及螺钉置入前后运动、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无明显变化,无异常自发、诱发肌电图波形出现。结论:O-arm导航系统引导下X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影像学改善满意,置钉准确性高,早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探讨“O”型臂导航辅助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技术的置钉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颈椎疾患病人,均在“O”型臂及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颈椎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及ATPS内固定手术。术后评价ATPS置入的准确率;术前和术后1周、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人颈肩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评价治疗效果;比较病人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结果 28例病人共置入螺钉112枚,其中椎弓根螺钉98枚(0级91枚,1级7枚),椎体螺钉14枚。本组病人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颈肩痛VAS评分分别为(2.14±0.71)分、(1.18±0.48)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7.29±1.27)分;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颈肩JOA评分分别为(13.93±0.98)分、(15.36±0.87)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9.54±1.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颈椎JOA评分,治疗后的评分改善率为77.0%±2.3%。术前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D+E级的人数占比为39.3%(11/28),术后提高至67.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P=0.032)。结论 导航辅助下ATPS技术是颈椎传统手术技术的一个有益补充,对颈椎椎体破坏严重、颈椎前路内固定翻修、骨质疏松严重等病例有着重要意义,置钉准确率高,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46.
1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因泥土塌方被埋后神志不清6h于2004年10月18日入院。17日晚上7∶00左右,患者在挖房屋地基时,旁边泥土塌方,患者被泥土埋没至头顶,约10min后,患者被挖出地面已昏迷,大汗淋漓,无大小便失禁。到医院就诊后病人出现四肢抽搐现象,呕吐1次,无血性物质。查体T3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接受DHS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随访6~24个月,优21例,良38例,中10例,差3例,优良率为81.94%。结论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早期恢复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固定牢固,手术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血亏虚证患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行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八珍汤(党参30 g、当归、川芎、熟地黄各15 g,大枣、甘草各10 g,炒白术、茯苓、白芍各10 g)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共4周。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右旋糖酐铁片,每次75 mg,每日2次,共4周。其余治疗两组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用药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第30天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用药前两组血红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第30天时治疗组血红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可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气血亏虚症状,短期内提升血红蛋白值,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9.
50.
闭合复位内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内置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2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6例。合并骨质疏松老年患者9例。取坐位,自肩部前外侧、肩峰前2 cm处纵向切开皮肤约2.5 cm,沿肌纤维纵向分离三肌角膜,顺着骨膜潜行将钢板插入。X-ray透视下使骨折复位,近端用锁定螺钉固定,远端经皮引入螺钉。术后第3天肩关节开始主动及被动活动,根据骨折类型及术后稳定性加强术后功能锻炼。结果1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满意1例,优良率94.11%。结论经肩部前外侧潜行置入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简便,创伤小,内固定紧张,有利于骨折愈合,利于早期功能活动,减少关节粘连,更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