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滋肾活血方通过调节线粒体自噬促进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2-VO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2-VO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滋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8.9、17.8、35.6 g·kg-1)。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线粒体自噬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CA1区PTEN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区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rkin、抗增殖蛋白2(PHB2)、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动力学相关蛋白1(Drp1)蛋白的表达;Brdu法检测CA1区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2-VO模型组大鼠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CA1区见线粒体结构受损,自噬溶酶体形成,Parkin、Pink1 mRNA及Parkin、PHB2、Drp1蛋白明显上调(P<0.05),Mfn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新生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活血方干预后可明显提高2-VO模型大鼠的学习、空间记忆能力(P<0.05),增加海马CA1区自噬小体数量并改善线粒体结构,进一步上调海马CA1区Parkin、Pink1 mRNA及Parkin、PHB2、Drp1蛋白表达(P<0.05,P<0.01),下调Mfn2蛋白表达(P<0.05,P<0.01),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新生数量(P<0.05,P<0.01)。结论 滋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新生的促进作用与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丸配合维生素B6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用丹栀逍遥丸及维生素B6治疗,对照组用溴隐亭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86.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栀逍遥丸联合维生素B6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3.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脑穿通动脉、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临床、影像、病理改变的综合征。近些年,CSVD的检出率与发病率有所增高,找寻CSVD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成为其临床诊疗的重要议题。为了梳理CSVD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况,本文简析CSVD发病机制,并从炎性标志物、凝血和纤溶标志物、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标志物、脑脊液相关标志物、基因相关标志物等5个方面阐述CSVD生物标志物的相关进展,以期为其诊断分类、疗效判断与疾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小血管病(Hypertensive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HT-CSVD)的中医病因病机,梳理HT-CSVD中医药治疗现况及其疗效评价指标。方法 基于“风痰瘀虚”立论,从中医基础理论视角系统阐述HT-CSVD的发病机理;并对中医药治疗HT-CSVD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与牛津证据等级分类总结,归纳其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HT-CSVD的病机为虚则气血津液不足和髓海失养,实则风、痰、瘀犯清窍,邪袭虚处,壅滞清窍而“神”乱;病位在脑窍,与心、肾、肝、脾的虚损相关;“虚”“瘀”“痰”“风”是其重要的病理枢机。当前,HT-CSVD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益气、活血、补肾、化痰等中药复方或注射液,针刺(取穴主穴为人迎、合谷、太冲等)及其他非药物干预3方面。其疗效评价指标以功能评分量表、影像学特征指标、机制相关生物标记物与中医证候相关有效率与评分等为主。结论 本研究对HT-CSVD中医病因病机的解析,以及中医药治疗HT-CSVD的较高证据等级方案与其疗效评价指标的梳理,可望为后续HT-CSVD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急诊颅脑术后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以来我科急诊颅脑手术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二次脑损伤者173例,其中发生两种者37例,两种以上者136例。自动出院44例,手术死亡2例,痴呆不能评估4例,转他院2例;其余273例病人中,恢复良好138例,轻残46例,中残38例,重残2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1例。结论高热、高血糖、低血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均为二次脑损伤致伤因素,严重影响预后,应高度重视,针对性地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PBL与微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脑病科2018年本科实习生,观察组(36名)采取PBL+微信相结合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对照组(36名)按照常规带教模式,轮科结束时,对比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同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与带教老师的互动度、提高临床学习兴趣效果和启发思考与创新的能力等九个方面的认同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提高临床教学查房效率方面的认同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PBL与微信相结合的查房模式在中医临床教学中较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实习生的沟通能力、互动合作能力、创新与思考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同时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行研究,来逐步完善此种教学查房新模式。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估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期间应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确诊为BPPV的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确诊为BPPV的104例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 63例(60.6%),水平半规管BPPV 38例(36.5%),混合型BPPV 3例(2.9%),其中左侧半规管BPPV 32例,右侧半规管BPPV 69例,右侧BPPV是左侧的2.16倍。104例患者中,痊愈10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通过360度全方位复位治疗,能精准的查出耳石位置,克服了手法复位中不能耐受的缺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EWSR1/FUS-TFCP2融合的上皮/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明确诊断为EWSR1/FUS-TFCP2融合的上皮/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会诊病例14例, 对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及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5例, 女性9例, 年龄6~36岁(平均22岁), 发生部位分别为头颈部9例, 骨盆2例, 膀胱1例, 左耻骨1例, 腹壁、肱骨及耻骨多发1例。临床表现多为伴有疼痛的占位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多为侵袭性的放射学特征伴有软组织累及。肿瘤平均直径6.6 cm(最大径2~23 cm), 瘤组织界限不清, 镜下主要由比例不等的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瘤组织分化不一, 分化差的瘤组织异型性明显, 核分裂象活跃, 肿瘤性坏死明显;分化好的瘤组织, 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胞质中等或丰富, 核轻度异型性, 排列呈束状或席纹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组织表达MyoD1、Myogenin及结蛋白, 程度不等地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florid reactive periostitis, 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长骨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等,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FISH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长骨FRP影像学表现为与骨膜相连的肿块影,可见程度不等的骨膜反应。镜下主要包含成熟程度不一的反应性新生骨和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两种成分,成纤维细胞表达vimentin、SMA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为1%~4%。FISH检测可见USP6基因断裂重排。结论 长骨FRP属罕见的良性皮质旁骨病变,以显著的骨膜反应和骨旁软组织纤维骨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由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与骨旁骨肉瘤等恶性病变的鉴别,其正确诊断具有挑战性,需要全面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评估。治疗方式包括抗炎休息、肿块完整切除等,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