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355篇
内科学   24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793篇
预防医学   371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67篇
  12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结核耐药检测中的应用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83位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选例对象,根据既往药敏试验结果,择符合条件的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因芯片组24例根据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制定抗结核化疗方案,常规药敏组32例根据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抗结核化疗方案,观察评价两组在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及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痰菌阴转情况基因芯片组58.3%(14/24),常规药敏组53.2%(17/32),基因芯片组略高于常规药敏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X线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基因芯片组45.9%(11/24),常规药敏组43.8%(14/32),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快速准确,可用于肺结核的耐药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hyperlipidemia-induc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HLSAP患者68例,入院确诊72h后行肠内营养治疗者36例为延迟营养组,入院确诊72h内行肠内营养治疗者32例为早期营养组,比较2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及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急性生理性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eⅡ,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早期营养组腹痛缓解时间[(3.6±1.2)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6.0±1.0)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17.1±2.2)d]和住院时间[(28.2±2.4)d)]短于延迟营养组[(5.9±1.4)d、(9.5±1.4)d、(19.7±1.8)d、(33.3±3.9)d)](P0.05),治疗2周后血清总蛋白[(57.7±3.4)g/L]、白蛋白[(25.9±2.4)g/L]高于延迟营养组[(51.9±2.6)g/L、(21.1±2.9)g/L](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7.1±2.5)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40.1±20.7)mg/L]低于延迟营养组[(8.7±3.1)分,(104.3±21.9)mg/L](P0.05);延迟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66.7%)、病死率(19.4%)与早期营养组(43.8%,1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SAP患者入院确诊72h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分析ICU谵妄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ICU谵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发生ICU谵妄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发生谵妄患者50例,谵妄发生率为14.3%。主要包括癫痫、颅内肿瘤、颅脑损伤、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各类脑血管疾病等,其中心理压力者5例(10%),低氧血压3例(6%),感染4例(8%),组织功能障碍14例(28%)。结论: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原因具有多样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生谵妄的主要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千预措施,降低ICU谵妄发生率,提高ICU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针对临床成人疝气患者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48例成人疝气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疝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为(1.08±0.38)分,低于对照组的(1.8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疝气患者在临床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与常规疝气手术相比,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使用气、液为介质的关节囊充涨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肩周炎患者,使用双盲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行肩关节内注射O3气体配合关节充涨法的治疗方法。测量分析两组在规定单位时间的好转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不如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气、液为介质的关节囊充涨法治疗肩周炎相对比传统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周炎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加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风险管理,保障患者管道安全。方法:借鉴失效模式、效应与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的风险管理方法,确定关键控制点,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失效后果危害性进行分析,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优先指数并进行评估。结果:针对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控制措施,确定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关键控制点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足、对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管道固定不妥当。目前我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失效后果的风险优先指数大多处于低-中等风险的等级。结论: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发生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足、对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管道固定不妥当等控制措施的改进及优化。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养心汤干预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围手术期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以中药养心汤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24h、48h、72h三个时间节点评估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持续发病时间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24h、48h及术后72h的谵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谵妄持续时间达72h以上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心汤治疗应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中可以缓解和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时间,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3D打印个性化可调式颈托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0名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D打印个性化可调式颈托)和对照组(普通可调式颈托),每组各30例,佩戴颈托牵引疗程均为4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舒适度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颈痛症状有缓解,VAS与NDI评分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完成治疗疗程后,观察组的VAS、NDI评分指数以及患者舒适率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可调式颈托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且与普通可调式颈托相比其舒适度更高,不过其远期疗效及疗效机制还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