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91.
92.
目的 应用Nogo-66受体拮抗剂(sNgR1-Fc)对脑梗死大鼠进行治疗,观察其对梗死灶区域细胞轴突的保护及再生作用,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取SD大鼠15只,光化学法建立大脑皮层局灶缺血梗死(PCI)模型.设假手术组、PBS组和sNgR1-Fc治疗组,PBS组于侧脑室内注射PBS,sNgR1-Fc组则注射sNgR1-Fc.在PCI术后7d,利用电镜观察各组梗死灶区域神经细胞轴突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梗死区细胞中RhoA,JNK及其下游的c-JUN、AT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光化学法可以成功复制大脑皮层局灶缺血梗死模型.电镜下,在PCI后7d,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可见到严重的病变,无鞘纤维方面可见广泛的轴浆水肿或溶解、基质变淡;有鞘纤维方面可见广泛的髓鞘增厚或皱缩、板层紊乱,应用sNgR1-Fc处理后,上述现象均有明显改善.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在PBS组中,GTP-RhoA、p-JNK1、p-JNK2、p-c-JUN及p-ATF-2在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sNgR1-Fc处理后各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Total-RhoA及Total-JNK1、Total-JNK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发生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显著的轴突损伤,这可能与激活RhoA/ROCK/JNK/c-Jun信号通路有关,并导致了轴突的再生受抑.而sNgR1-Fc则能有效地抑制这一通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轴突的损伤,并可能对促进轴突的再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与评价针对长学制医学生开展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典型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改进急诊见习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至2011年期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承担教学的长学制医学生共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0年期间60名设为对照组,按照传统临床观摩结合专题讲座的方法进行教学;将2011年期间60名设为实验组,采用TBL结合典型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见习前后进行书面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和模拟临床情境考核,见习结束时作教学满意度调查,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习后两组各项考核成绩较见习前有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书面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操作技能及模拟临床情境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BL结合典型病例情境模拟教学法比传统临床观摩结合专题讲授教学法明显提高长学制医学生急诊见习的教学成效,尤其在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4.
95.
戴瑄  詹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7):1741-1742
对糖尿病酸中毒死亡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72岁。因排便次数增多、呕吐5 h于2:00入观。腹泻、呕吐各4-5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咖啡样,偶腹痛、胸闷,无发热。有2型糖尿病史,平素服二甲双胍及格列齐特,剂量不详,无定时自测血糖。查体:P 116次/min,BP 92/61 mm Hg,SpO294%,神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弹性可,双肺呼吸音清,HR 111次/min,律齐,未闻杂音。  相似文献   
96.
白细胞介素-18含量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炎症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IL-18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改变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44例AMI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8含量,分析IL-18与梗死部分、面积积分、临床积分、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血清IL-18含量明显升高,第2 d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第14 d接近正常对照组;且IL-18含量变化与血清CK-MB含量变化、临床积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均<0.05);死亡组IL-18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IL-18含量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相一致,其可能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微创技术,开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方法:采用退刀切开法,切口在乳头11点--1点范围内,切开1--2cm,有胆总管结石者再行取石、碎石术.结果:68例EST全部成功,镜下取净结石66例,2例转外科手术.结论:EST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迅速,确切,并发症低,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胆石症技术.  相似文献   
98.
熊艳  关开泮  陈国伟  李欣  唐皓  叶海宁  詹红 《新医学》2006,37(5):303-304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在COPD伴呼吸困难患者中的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COPD伴呼吸困难,UCG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或等于0.5的40例为心力衰竭组;COPD伴呼吸困难,LVEF高于0.5的40例为无心力衰竭组;40名同期健康体格检查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浓度.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浓度比无心力衰竭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分别为(961±138)pmol/L、(301±88)pmol/L、(190±56)pmol/L(P<0.01~0.05);心力衰竭组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浓度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比Ⅱ、Ⅲ级患者显著上升.结论:血浆N-末端脑钠肽浓度测定对鉴别COPD伴呼吸困难患者是否由心源性疾病导致及评估心功能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PE)的认识,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肺栓塞误诊为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误诊为肺炎2例,肺部感染16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AECOPD)各2例,胸腔积液查因4例。院内、外分别误诊18例和10例。28例中D-二聚体升高者26例。入院时X-线胸片:肺部炎症改变19例,并胸腔积液16例,肺结核1例,肺部肿块2例。螺旋CT:28例均有肺动脉栓塞改变,其中2例合并肺不张,4例合并心包积液。肺通气灌注扫描:12例均为阳性表现。结论:降低肺栓塞误诊率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对有肺栓塞高危因素者,如有可疑或无法解释的临床表现,及时筛查D-二聚体,阳性者高度怀疑肺栓塞,再行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扫描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环氧化酶-2(COX-2)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6月广州中山大学属第一医院EICU、SICU与急诊观察区患者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SIRS和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28例,其中SIRS13例,MODS15例;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区配的健康正常对照组11例。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IA)检测PBMCs的COX-2与p38MAPK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BMCs中COX-2与p38MAPK的mRNA的表达。用方差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ODS组患者PBMCs的COX-2与p38MAPK含量及两者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RS组(P均〈0.05),正常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高于存活患者(P〈0.05);三组PBMCs中COX-2与p38MAPK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663,P〈0.01)。死亡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氧合指数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血肌酐则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二氧化碳总含量(TCO2)、pH明显低于存活患者(P〈0.01)。结论COX-2与p38MAPK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而且可作为判断SIRS与MODS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