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胶原酶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相关脑血流变化。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SGB治疗,实验组采用SGB联合电针治疗。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每次治疗前后测量患者双侧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VAS评估疼痛程度及疗效。监测生命体征改变,并做脑血流图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血管内径(SGB侧)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颈总动脉阻力指数(SGB侧)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均有效,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有效患者的疗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GB联合电针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并可明显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3.
翟洪建  虞乐华 《广东医学》2013,34(8):1167-1169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缺血再灌注加电针治疗组(EA组)、缺血再灌注加高压氧治疗组(HBO组)、缺血再灌注加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组(EA+HBO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术后3 d对各组大鼠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持续14 d。肢体功能评分分别在术后2 d及16 d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及梗死灶体积的计算均在术后16 d大鼠被处死后进行。结果术后第2天,各组肢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术后第16天,EA+HBO组大鼠肢体功能评分高于模型组(P<0.05),而EA组、HBO组和模型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HBO组、EA组和HBO组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EA+HBO组的Ang-1表达量高于EA组和HBO组(P<0.05);EA+HBO组和HBO组Tie-2表达量高于EA组和模型组(P<0.05),EA+HBO组和HBO组间Tie-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HBO组梗死灶体积小于其他3组,EA组和HBO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小于模型组。结论缺血性脑梗死后,采取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相对于单独采用电针或高压氧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脑梗死灶的体积,并通过促进Ang-1及Tie-2的表达,减弱内皮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4.
背景:体外冲击波治疗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 目的:综述体外冲击波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最新进展及有效性。 方法:从Pubmed和谷歌高级搜索上收集有关体外冲击波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文章,排除与主题无关及重复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00篇文献,保留20篇进行综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结果证实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安全、有效,尽管一小部分研究提示无效,但可能与样本量过小,对照组不适当,数据不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55.
银质针灸不同于传统针灸,是针灸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银质针灸是有效而实用的抑痛替代疗法[1,2].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定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正常人的结果,并分析MoCA中文版的特征。方法:以王炜等的中文版为蓝本,对2组对象进行测试。病例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56.3±12.2)岁。对照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46.8±14.5)岁。分别用MoCA和MMSE评定2组对象。将MoCA结果与MMSE结果作相关性检验及项目内容比较。结果:MoCA和MMSE评定结果总分高度相关(r=0.898,P0.001)。两者所需时间大致相当。结论:MoCA中文版可以用于AD患者的认知评定。  相似文献   
57.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主穴取腰椎病变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的双侧夹脊穴,患侧秩边、环跳;配穴取下肢后侧痛取殷门、委中、承山,下肢外侧痛取风市、阳陵泉、悬钟,下肢前侧痛取髀关、伏兔、足三里。所有夹脊穴均用电针。对照组40例取穴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但不用电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6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电针能明显提高疗效率,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取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对侧阳陵泉针刺,取针后在肩背不适区域拔罐;对照组30例用取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对侧阳陵泉针刺,但取针后不拔罐。结果:治疗组愈显率56.7%,对照组愈显率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综合积分值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较单用针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9.
胶原酶注入椎间盘突出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坐骨神经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牵引、推拿、硬膜外皮质激素注射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上述治疗失效的患者可采用手术疗法。目前,采用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替代部分手术的重要选择。过去,常用的方法是在C型臂X线显示下,将胶原酶直接注射人椎间盘中央,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膨出,其疗效确切,但不适于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脱出患者。本研究在CT监控下将胶原酶直接注入椎间盘突出物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旨在探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0.
Lumbardischerniationisacommoncauseforpatientssufferinglumbagoor/andsciaticpain.Manypatientsrefractorytotheusualconservativemanagementmightbeunwillingtoacceptsurgeryoper-ation.Itisreportedthatcollagenasedissolvesnucleuspulposusandannulusfibreofdisc,chemonucleolysiswithcollagenaseshouldbeanalternativeforthepatients犤1犦.ThepaperreportstheclinicalstudyontheeffectofcollagenaseinjectedintraprotrusionwithintradiskattheaffecteddiscguidedunderCTonlumbardischerniation.1Subjectandmethod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