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监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3年8月~2005年12月HF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床边抽取静脉血测血浆BNP水平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用药前后3个月的射血分数(EF)、BNP含量,观察出院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应用ACEI治疗3个月后BNP水平下降(865.32±398.64vs131.32±165.01,P<0.001);EF值升高(37.54±14.09vs46.02±10.32,P<0.05);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结论快速床旁边检测血浆中BNP水平是评价ACEI疗效的有效指标;血浆BNP水平是对心衰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的调脂疗效。方法 :高脂血症 183例随机分为 2组。 92例 (男性5 3例 ,女性 39例 ;年龄 5 4a±s 11a)采用洛伐他汀2 0mg ,po ,bid× 8wk ;另 91例 (男性 5 1例 ,女性40例 ;年龄 5 2a± 12a)采用非诺贝特 10 0mg ,po ,bid× 8wk。结果 :2组均于治疗 4wk开始TC ,TG ,LDL_Ch ,VLDL_Ch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HDL_Ch有非常显著性升高 (P <0 .0 1) ,2组均于治疗 8wk疗效进一步升高 (P <0 .0 1) ;2组组间比较 ,洛伐他汀组对TC与VLDL_Ch的下降较后者更显著 (P <0 .0 1,P <0 .0 5 ) ;前者体重下降多于后者 (P <0 .0 5 ) ,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2组调脂疗效均好 ,而洛伐他汀比非诺贝特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大体动物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至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瘢痕组织中,观察细胞在梗死区的存活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3在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导管室完成。①选择21只中国小型家猪,三四个月龄,体质量30~40kg。随机分为实验组11只和对照组10只,应用闭胸经股动脉介入的方法制作动物心肌梗死模型。②10余天后实验组将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于梗死区,对照组在梗死区植入营养液。③8周后,以心脏彩超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扫描观察梗死心肌的恢复及心功能的变化。④最后行组织学分析。结果:①21只家猪,实验过程中死亡3只,1只建模未成功,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9只,对照组8只。②心脏彩超显示实验组移植后左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增加犤(42.07±2.06)%,(47.00±2.36)%,P<0.05犦。③99Tcm-MIBI显示实验组梗死面积比移植前缩小犤(34±12)%,(21±10)%犦。④实验组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8.32±1.26)个/0.2mm2,(4.61±1.32)个/0.2mm2,P<0.05犦。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至梗死区后,可使梗死面积缩小,心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大体动物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至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瘢痕组织中,观察细胞在梗死区的存活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3在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导管室完成。①选择21只中国小型家猪,三四个月龄,体质量30-40kg。随机分为实验组11只和对照组10只,应用闭胸经股动脉介入的方法制作动物心肌梗死模型。②10余天后实验组将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于梗死区,对照组在梗死区植入营养液。(要)8周后,以心脏彩超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扫描观察梗死心肌的恢复及心功能的变化。④最后行组织学分析。结果:①21只家猪,实验过程中死亡3只,1只建模未成功,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9只,对照组8只。②心脏彩超显示实验组移植后左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增加[(42.07&;#177;2.06)%,(47.00&;#177;2.36)%,P〈0.05]。③^99Tc^m-MIBI显示实验组梗死面积比移植前缩小[(34&;#177;12)%,(21&;#177;10)%]。④实验组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8.32&;#177;1.26)个/0.2mm^2,(4.61&;#177;1.32)个/0.2mm^2,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至梗死区后,可使梗死面积缩小,心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实时小剂量多巴酚丁胺(LD-DSE)(10μg·kg~(-1)·min~(-1))负荷心肌声学造影(RT-MCE)试验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经彩超检查存在左心室壁节段运动障碍冠心病患者,进行LD-DSE负荷RT-MCE试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所有狭窄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16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显影,图像用目测半定量法分析。术后1、3、6个月时复查心脏超声,以冠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结果普通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是75.7%、84.2%、78.8%;LD-DSE负荷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是89.3%、89.5%、89.4%;应用LD-DSE负荷RT-MCE目测半定量法对存活心肌检测的灵敏度有所提高(89.3%比75.7%,P<0.05)。结论 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LD-DSE负荷RT-MCE可提高其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频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诱发心功能不全。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频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较好的方法,作者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经期延长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d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有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经期延长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出血时间较长,但因出血量不多,故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然行经时间较长,对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影响受孕或发生自然流产。临床常见于西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黄体功能不足、盆腔炎、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PISI)技术在我国已逐渐推广.我院2002年12月-2003年6月共收治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中的67例施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现对手术前后的Q-T离散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有所滑坡,有些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外出求职,或一心复习考研,严重影响了中医本科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BNP、CRP和HCY水平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BNP、CRP和HCY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42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NP水平非常显著增高(P〈0.01),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BNP、CRP和HCY三项在PCI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BNP、CRP和HCY三因素均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并可预测患者的远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且经过PCI治疗后三者均明显降低,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