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和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动态变化,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和糖代谢物质的关系,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N组) 、杏丁治疗脑梗死组(X组)、杏丁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组(XA组)、杏丁阿司匹林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脑梗死组(XY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每组15个样品.ELISA法测定IL-6、TNF-α,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IGF-1、INS,化学法测定血糖.结果 X组、XA组、XY组、D组与N组IL-6、TNF-α浓度比较明显增高(P<0.01);2、24、48 h X组、XA组、XY组、D组与N组血糖浓度比较明显增高(P<0.01);2、24 h X组、XA组、XY组、D组与N组INS浓度比较明显增高(P<0.05);D组和X组、XA组、XY组2 w比较IGF-1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和脑缺血患者血清IL-6、TNF-α浓度水平无相关性,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应激性高血糖不会通过炎症途径增强脑损伤.  相似文献   
22.
蔡志友  晏勇  吴芳  李洁颖 《重庆医学》2008,37(7):735-73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被激活成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小胶质细胞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  相似文献   
23.
蔡志友  晏勇  王凤英  赵宇 《重庆医学》2008,37(3):284-28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和血糖、胰岛素、IGF-1动态变化,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MMP-2和MMP-9与糖代谢物质的关系,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N组)、杏丁治疗梗死组(X组)、杏丁阿司匹林治疗梗死组(XA组)、杏丁阿司匹林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梗死组(XY组)、糖尿病对照组(D组),每组15个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MM P-2、MM P-9,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IGF-1、INS,化学法测定BG.结果 X组、XA组、XY组、D组和N组MMP-2和MMP-9浓度比较明显增高(P<0.01);2h、24h、48h X组,XA组、XY组、D组和N组BG浓度比较明显增高(P<0.01);2h、24hX组,XA组、XY组、D组和N组INS浓度比较明显增高(P<0.05);D组和X组、XA组、XY组2周比较IGF-1浓度明显增高(P<0.01),其他各组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患者血清应激性高血糖和MMP-2、MMP-9水平无相关性,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应激性高血糖不会破坏血脑屏障的功能.MMP-2、MMP-9具有双重性作用,既具有脑保护作用,也有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4.
神经干细胞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咏龙  蔡志友  罗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91-3793
<正>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神经系统中未成熟的前体细胞,NSCs分化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是NSCs研究的难点,神经前体细胞处于体内复杂的环境  相似文献   
25.
阿尔茨海默病非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友  晏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614-26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  相似文献   
26.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的治疗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正常对照高血脂组(NH组)、ACS血脂正常组(A组)、ACS高血脂组(AH组)4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IL-1β、TNF-α。结果:NH、A、AH组IL-1β、TNF-α浓度明显高于N组(P<0.01),A、AH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IL-1β、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IL-1β、TNF-α参与了ACS的发病机制,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防治ACS。  相似文献   
27.
美满霉素非抗炎机制对脑缺血性疾病脑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志友  余昌胤 《重庆医学》2007,36(16):1654-1655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因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70%.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多机制、多环节的恶性级联过程,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自由基反应、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和凋亡是造成缺血性脑损伤的中心环节.因此,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2个方面,(1)恢复脑灌流改善脑血供(溶栓);(2)阻断缺血损伤级联反应防止神经元损伤(脑保护).  相似文献   
28.
蔡志友  晏勇 《重庆医学》2007,36(21):2221-222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脑血管沉淀物、颗粒空泡变性为特征.  相似文献   
2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所以在AD临床治疗上尚无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0.
李琼  罗勇  蔡志友  艾德惠  张灿晶 《重庆医学》2011,40(1):62-63,66
目的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第1、2、3组分别进行健美操运动、跑步运动和室内健身运动,第4组为对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观察各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搏动指数4组两两比较,第2组正常率低于第1、3、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和平均流速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底动脉舒张末期流速4组两两比较,第2组正常率低于第3、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跑步运动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