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一株具有抗HepG2活性的胡桃楸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胡桃楸树皮部分离抗癌活性菌株,筛选抗癌活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产物体外抗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菌丝顶端纯化法从胡桃楸树皮部分离、纯化抗癌活性菌株;以MTT法对上述活性菌株发酵液体外抗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法对筛选出的高抗癌活性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单独对高抗癌活性菌株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试验.结果:分离得到FSN001~014共14株内生真菌,初步评价发现菌株FSN006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木霉菌属长枝木霉.MTT结果显示FSN006发酵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在稀释20倍后仍能达到半数抑制效果.同等条件下阳性对照药姜黄素的IC_(50)为11.49 mg·L~(-1).同时发酵液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抑制程度仅相当于癌细胞抑制率的1/4左右,表现出较好的癌细胞选择性,有望开发成一种水溶性的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结论:胡桃楸树皮部存在多种内生真菌,其中分离得到的一个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成分及其是否与胡桃楸中抗癌活性物质存在相关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2.
桂枝茯苓汤对牛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含桂枝茯苓汤血清对牛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观察含桂枝茯苓汤鼠血清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含桂枝茯苓汤鼠血清对牛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迁移的影响要大于增殖。结论桂枝茯苓汤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究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此考证九蒸九制的炮制机理和意义,为黄精九蒸九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检测九蒸九制多花黄精每次蒸制过程中外观、气味、水提液pH、干物质体质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多糖含量变化及炮制后新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dehyde,5-HMF)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批次PCH1至PCH9外观从浅黄至乌黑;气味从微香到浓香;水提液pH依次为5.81、5.40、4.83、4.65、4.64、3.97、3.82、3.79、3.72;干物质体质量依次为5.76、3.22、2.95、1.30、2.42、2.99、2.98、3.51、3.05g;多糖含量依次为11.60%、6.98%、2.99%、3.04%、3.87%、3.40%、2.96%、3.34%、3.99%;5-羟甲基糠醛含量分别为0.00619、0.00714、0.00964、0.0180、0.0602、0.109、0.205、0.214、0.277 mg·g-1。[结论]随着多花黄精蒸制次数增多,其外观颜色会由浅转深,气味转为香甜醇厚;干物质体质量呈先下降后平缓趋势;多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HMF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总结"上火"与炎症之间的关系,探讨"上火"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在长期临床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有关于"上火"和炎症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上火"与炎症反应状态下情志及内分泌的相关性进行挖掘,为"上火"的中西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传统医学认为的上火所表现的目赤肿痛、口干渴、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各种症状与现代医学炎症急性反应期所呈现的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功能失调相类似。从机理上看",上火"与情志及内分泌密切相关",上火"时体内多种炎症因子如IL~(-1)、IL-6、TNF-α、CRP、PGE2等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中医上火的临床表现,是其发病的生物学机理之一。结合中医临床上火病症与现代医学炎症反应表现,通过检测多种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应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某些中医上火病症可能能够实现检测指标的标准化和客观化。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铁皮石斛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方法对11种石斛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铁皮石斛特异的RAPD分子标记片段;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结果:获得了1条稳定扩增的铁皮石斛特异的片段DS-302,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全长302 bp,通过BLAST搜索、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段序列与已知数据库中的所有序列无显著同源性。根据该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对11种石斛进行扩增,可在铁皮石斛中扩增获得约300 bp的片段,而石斛属其他种未出现该条带。结论:DS-302成功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可对铁皮石斛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对小鼠心肌缺血及心肌细胞(H9c2)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 建立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脏切片HE染色,并测定小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2. 建立心肌细胞过氧化氢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存活率并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K、SOD、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核桃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的心肌组织完整,炎症因子较少,血清中CK、LDH、MDA的活性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山核桃叶总黄酮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抑制LDH的释放,减少MDA的生成,提高SOD活性。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对小鼠心肌缺血及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