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姜黄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醇提取物对小鼠和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对大鼠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姜黄70%乙醇浸提得姜黄醇提物。冷水应激制作胃溃疡模型,镜检小鼠胃黏膜损伤作为溃疡指标。大鼠行幽门结扎术制作胃溃疡模型,镜检测量胃黏膜出血损伤指数作为溃疡指标;检测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结果:与冷水应激组比较,姜黄醇提取物各组小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同幽门结扎组比较,姜黄醇提取物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姜黄醇提取物能具有良好的抗胃溃疡作用,其抗胃溃疡机制可能与抑制丙二醛升高、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滴水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解决滴水珠的资源匮乏问题。方法:以滴水珠的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探索滴水珠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并对滴水珠愈伤组织的分化、生根诱导及组培苗的移栽进行研究。结果:滴水珠在不同浓度2,4-D与6-BA或KT的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诱导出滴水珠的愈伤组织,MS+2.0mg/L6-BA+0.2mg/L 2,4-D是滴水珠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在含不同浓度NAA与6-BA的MS培养基中,滴水珠能快速生长。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滴水珠的组织培养体系,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3.
白及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白及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调研考察,分析白及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资源短缺,种苗质量标准缺乏、栽培方式粗放、品种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滞后是目前制约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白及优良品种选育与繁殖方面的研究,有效解决白及的资源问题并提高白及质量标准控制的技术,是推动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4.
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的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山核桃树皮,经聚酰胺吸附去杂、多次析晶得槲皮苷,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确证其结构,HPLC测定其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槲皮苷得率的影响。结果:经NMR确证产物为槲皮苷,HPLC表明其在4.8~91.2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山核桃树皮中槲皮苷含量高达8.37%。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提取率>90%。结论:建立的山核桃中槲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简单精确,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5.
白及须根和块茎总酚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测定白及块茎和须根中总酚的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白及块茎和须根中的总酚含量.采用TLC对白及须根和块茎进行定性比较.结果:采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白及中总酚含量,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没食子酸对照品在5~25μg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033 2X +0.000 1.白及须根中的总酚含量为0.895%,块茎中的总酚含量为0.394%.TLC结果表明,白及须根的斑点比块茎多.结论:白及须根中总酚含量高于块茎.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此考证九蒸九制的炮制机理和意义,为黄精九蒸九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检测九蒸九制多花黄精每次蒸制过程中外观、气味、水提液pH、干物质体质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多糖含量变化及炮制后新产生的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dehyde,5-HMF)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批次PCH1至PCH9外观从浅黄至乌黑;气味从微香到浓香;水提液pH依次为5.81、5.40、4.83、4.65、4.64、3.97、3.82、3.79、3.72;干物质体质量依次为5.76、3.22、2.95、1.30、2.42、2.99、2.98、3.51、3.05g;多糖含量依次为11.60%、6.98%、2.99%、3.04%、3.87%、3.40%、2.96%、3.34%、3.99%;5-羟甲基糠醛含量分别为0.00619、0.00714、0.00964、0.0180、0.0602、0.109、0.205、0.214、0.277 mg·g-1。[结论]随着多花黄精蒸制次数增多,其外观颜色会由浅转深,气味转为香甜醇厚;干物质体质量呈先下降后平缓趋势;多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HMF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制备新型姜黄素油酸复合物肝靶向纳米粒[Cur(OA)2-NPs],并对其小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基于前期工作按最佳工艺,应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制备Cur(OA)2-NPs并进行表征;以25 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Cur(OA)2-NPs,分别于给药后0.05,0.25,0.75,2,4,6,8,12 h,经眼球取血200 μL,小鼠解剖后取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经过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HPLC测定姜黄素油酸[Cur(OA)2]和姜黄素(Cur)的含量,分析Cur(OA)2-NPs体内组织分布和药物释放特性;将Cur(OA)2和DiR荧光染料包裹到mPEG5000-PLGA中制得纳米粒,按Cur剂量25 mg·kg-1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于不同时间点麻醉小鼠,将其置于785 nm激发波和820 nm发射波形成的活体红外成像系统中扫描成像,研究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体内纳米粒的肿瘤靶向性特征。结果 纳米粒呈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3.39±1.71)nm,载药量为(19.35±0.12)%,包封率为(92.32±3.13)%。血浆中除脑组织外其余组织均可检测到Cur(OA)2分布,分布迅速,Cur(OA)2浓度4 h内从310.33 μg·mL-1减少到28.94 μg·mL-1,近90%从血管中被清除,肝脏中含量最高可达368.93 μg·g-1;肝脏、脾脏和肾脏可检测到Cur,分别为125.72,33.60,16.81 μg·g-1,而血浆、肺脏和脑中则无。纳米粒静脉注射后2 h左右出现峰值,其中肝脏Cur(OA)2和Cur的浓度最高;活体成像结果也表明,小鼠体内纳米粒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肿瘤部位,肝脏2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慢慢下降,而肿瘤组织8 h左右可见强烈荧光,并于12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且其荧光强度显著强于肝脏部位。结论 本研究完善了Cur(OA)2-NPs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难溶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开发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8.
我国蜈蚣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蜈蚣产业的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产品市场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我国蜈蚣养殖业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蜈蚣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9.
三叶青黄酮对H22荷瘤小鼠TIMP-2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叶青总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瘤体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小鼠肝癌H22细胞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观察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荷瘤小鼠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定量RT-PCR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高剂量三叶青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4.28%、32.56%和29.24%;皮下移植瘤TIMP-2 mRNA的表达低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三叶青黄酮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这一作用与其上调肿瘤细胞TIMP-2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0.
摘 要 目的: 初步探讨槲皮苷衍生物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的合成及对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以槲皮苷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缓慢滴加氯乙酸甲酯,在3′、4′、5、7位引入醚键,预得到目标产物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化合物结构经LC-MS、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薄膜分散法将产物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制成纳米乳,通过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其对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心肌缺血大鼠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结果: 合成了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体外代谢试验证明该产物大部分被代谢为末端游离羧基的去甲基产物,极性明显增大。心电图及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产物对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论:3′,4′,5,7-四-(O-甲氧羰甲基)槲皮苷制成纳米乳腹腔注射对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