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目的:探讨面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自发分化的情况。方法:取第7代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于裸鼠皮下,于第3d、1周、2周取材,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的生长及分化情况。结果:注射后细胞团块逐渐变小、消失。HE染色细胞形态多样,数量逐渐减少。注射后3d,细胞仍表达Vimentin,其余染色未见明显阳性,细胞趋于坏死、吸收。1周时,细胞数量少,为成纤维样细胞。2周时,细胞团消失。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生长、分化能力不明显,多数细胞坏死、吸收。  相似文献   
62.
bFGF、TGF-β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bFGF和TGF-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f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了bFGF和TGF-β作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细胞形态学观察及DSP、DMP-1免疫组化染色来检测这两种因子对人牙髓十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0~40ng/mL范围内,bFGF单独作用能显著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EL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TGF~8促增殖作用较弱;两肯联合作用,促增殖作用无显著提高,而促分化作用显著增强,不仪细胞形态明显改变,而且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DSP、DMP-1呈阳性表达,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结论:bFGF和TG-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为对探讨影响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因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万麟  董蕊  牛卓娅 《四川中医》2004,22(10):58-58
反流性食管炎 (RE)的发病与食管下端扩约肌 (LES)抗反流的屏障功能减弱、食管对胃反流物的廓清能力障碍、食管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等有关。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4 1例 ,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痊愈 2 0例 ,好转 17例 ,总有效率 90 2 %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 2 5 % (P <0 0 1)。 1~ 3年复发率为 35 1% ,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71 4 % (P <0 0 1)  相似文献   
64.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毛囊真皮鞘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扩增培养纯化的大鼠毛囊真皮鞘细胞。方法 :以新生SD大鼠毛囊为原材料 ,机械法分离真皮鞘 ,胶原酶消化 ,获取毛囊真皮鞘细胞 ,体外培养 ,并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结果 :通过消化法成功培养了大鼠毛囊真皮鞘细胞 ,并扩增至第六代。结论 :本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获得大量真皮鞘细胞。  相似文献   
65.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受体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特征为波动性的肌肉无力.当MG患者病情不稳定时,会出现病理性疲劳导致运动减少,影响患者工作,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全身型MG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运动减少,会增加代谢性、心血管等方面疾病的患病风险.随着MG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  相似文献   
66.
日本人对腰围的重视是出了名的,甚至以立法形式推行"细腰政策".日本政府规定:40~70岁的员工,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不可超过90厘米.有了政策的支持,各种瘦腰方法自然层出不穷,其中,一种边看电视边瘦肚子的方法最流行. 坐一坐双手扶椅收放膝 坐在椅子上,双手抓住椅子扶手或撑在大腿两侧椅面上,双腿并拢,屈膝保持120°,膝慢慢向胸部收紧,坚持停留两秒,慢慢向下还原至双脚与地面保持5~10厘米.运动过程中保持均匀呼吸,膝关节角度尽可能不要发生变化, 体验:做这个动作时,腹部肌肉有绷紧的感觉.  相似文献   
67.
利用表皮干细胞治疗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岩  刘源  张超  董蕊  雷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674-677,i0007
目的利用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在体外构建双层组织工程角膜,并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方法建立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以去细胞猪角膜基质片作为支架材料,以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并用来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结果利用自体表皮干细胞与异体角膜基质细胞复合异种去角膜基质片在体外成功构建组织工程角膜;构建的组织工程角膜与正常角膜相似,具有上皮层和基质层;用组织工程角膜修复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3个月后,损伤角膜透明度恢复良好,组织学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成功构建了兔的双层组织工程眼角膜,并修复了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比较大鼠口腔黏膜固有层前体细胞(oral mucosal lamina propria progenitor cell,OMLPPC)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体外生长特性。方法免疫磁珠筛选OMLPPC,差速贴壁法分离EMSC。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离细胞进行鉴定。分别利用CCK-8、流式细胞等方法检测其生长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并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观察并比较两种细胞的体外增殖特性。结果体外培养过程中,两者都是梭形类成纤维样细胞,OMLPPCs贴壁、克隆样生长,细胞汇合后,细胞呈短梭形。生长曲线结果显示,OMLPPCs无明显的生长滞缓期,8天后仍保持强的增殖活力。EMSCs具有明显的缓慢生长期、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比较,EMSCs的克隆形成能力比OMLPPCs强。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EMSCs第1代增殖指数为9.78,OMLPPCs为14.97;第2代时EMSCs为40.04,OMLPPCs为30.38。结论 OMLPPC具有与EMSC相似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EMSCs为更早胚胎组织来源的干细胞,而OMLPPCs细胞组成相对单一。OMLPPCs在体外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增殖适应性,可以作为间充质前体细胞的来源,为相关口腔组织的组织工程构建提供候选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