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背景:现阶段急需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的方法,骨髓中内皮祖细胞的含量丰富,增殖能力强,而且容易获得,操作简单。 目的:拟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8/12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2周龄SD大鼠20只,由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股骨和胫骨,用预冷至4 ℃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骨髓腔,以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层,含体积分数为2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细胞计数,按1×109 L-1浓度接种到预先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37 ℃、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恒温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内皮祖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CD133、内皮祖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的表达,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和细胞生长曲线分析。 结果:新分离获得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小圆形,培养4 d后贴壁细胞呈“集落”样生长,中间为圆形贴壁细胞,外周梭形细胞较多,传代后梭形细胞首尾相连,呈“毛细血管”样排列。培养第4,7,10,14天贴壁细胞CD34,KDR,CD133均呈阳性表达,CD133阳性细胞第10天时开始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33/KDR双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 10 d时达峰值,随后下降。KDR阳性细胞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原代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在第3~6天处于指数生长期,贴壁细胞大量增殖,呈“集落”样生长。 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成功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获得内皮祖细胞,加入M199培养液后能够贴壁增殖,并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52.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不能持续勃起或虽能勃起但不能维持勃起而无法达到满意性生活的状况,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定义中的性生活“满意”,指阴茎不仅能勃起足以插入阴道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时间。ED发病率较高,1995年全世界约有1.52亿男性患者,估计2025年将有3.22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dosteronism,PA)的特点、诊断及治疗要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31例术后病理确诊PA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肾上腺腺瘤28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最多,低血钾表现次之;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均〉25/1;29例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及。肾上腺组织,2例因自体瘤大行开放手术。结论PA病程长,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易误诊。ARR试验筛查可早期发现PA,CT扫描在定位及定性方面均优于B超,后腹腔镜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4.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肿物,在肝脏良性肿瘤中居肝血管瘤和肝脏腺瘤之后第3位,较为少见。该病因缺乏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常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我院2009—04收治了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经病理诊断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气肿性肾盂肾炎外科治疗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女,49岁.左腰腹胀痛不适15 d,下肢水肿2 d于2002年3月5日入院.糖尿病史5年.查体:左上腹可触及约10 cmX 6 cm肿块,触痛,位置固定;左肾区叩痛;双胫前及足背皮肤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56.
急性睾丸扭转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急性睾丸扭转是急性阴囊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易与引起急性阴囊疼痛的其他疾病相混淆 ,确诊尚有一定难度。如错过治疗时机 ,将导致睾丸丧失。近 10年本院收治了 9例睾丸扭转病人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例病人 ,平均年龄 2 1(14~ 2 5 )岁。左侧睾丸扭转 7例 ,右侧 1例 ,双侧 1例。 7例6h以内就诊 ,1例 6h后就诊 ,1例 3年中先后出现左右侧阴囊疼痛、肿大 ,就诊时双侧睾丸已明显萎缩。9例病人中 1例发生隐睾 ;4例有反复一侧阴囊疼痛史 ,并可自行缓解 ;5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9例尿检均正常。 5例患侧提睾肌反…  相似文献   
57.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发病率较高,它对男性及其伴侣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随着老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老龄ED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美国马萨诸塞州男性老龄化研究(MMAS)报告^[1]中指出,在随机抽取的40-70岁被调查者中ED的患病率高达52%。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评价3种正位新膀胱术式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方法胃代膀胱术后患者38例、回肠代膀胱术后31例、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33例,术后1~3个月随访患者排尿状况、上尿路B超、肾图或IVU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疗效。结果胃代膀胱术后排尿通畅性较好,最大尿流率(17.2±6.2)ml/s,尿路感染发生率5%,膀胱容量(230±56)ml、尿失禁26%、遗尿21%;回肠代膀胱术和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膀胱容量分别为(320±70)ml、(300±60)ml,尿失禁分别为6%、9%,遗尿分别为6%、9%;上尿路梗阻和返流发生率均较低,与胃代膀胱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代膀胱术术后膀胱贮尿功能良好,以回肠代膀胱术和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后功能更好,胃代膀胱术由于其胃壁的生理特点在新膀胱抗感染和排尿功能方面满意。  相似文献   
59.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伐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4年~2009年6月CBMdisc、VIP、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Meta分析,并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Chi-square=206.56,P<0.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WMD=9.64,95%CI为(8.92,10.35),总体效应检验,Z=26.44,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固定效应模型WMD值和95%CI与随机效应模型、剔除小样本后随机效应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较好控制。结论:伐地那非能明显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不同时间c-Fos、Bcl-2、ICAM-1蛋白的表达及地塞米松(Dex)和川芎嗪(TMPz)对其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Dex、TMPz干预后c-Fos、Bcl-2、ICAM-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c-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再灌注后1 h表达明显增强,3 h达高峰,6 h锐减。Bcl-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再灌注后1 h表达明显增强,6 h达高峰,24 h仍有较强表达。ICAM-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其中以肾血管为著,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1 h,直到24 h表达仍有增强。Dex+TMPz+IR组、Dex+IR及TMPz+IR组c-Fos、ICAM-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Bcl-2表达则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川芎嗪可能通过诱导Bcl-2蛋白的合成,下调c-Fos、ICAM-1蛋白的合成,减轻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