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9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研究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过程和并发症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前瞻性观察稳定型心绞痛10年的结果。方法 369例男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龄48.2±4.0岁,均进行12导联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及左室造影。按加拿大心脏学会关于冠脉功能分级评定冠脉功能。左主干狭窄>50%,射血分数<50%,呈现临床心衰,明显或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早),动脉高血压(>160/100mmHg),合并严重肺、肝、肾疾病、糖尿病者被除外。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单用或合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钙拮抗剂。观察5、10年末进行全面评估,记录病人死亡和心梗频度。结果头5年观察期间,396例中19例非心脏病死亡,52例(14%)死于冠心病。325例进入后5年观察,在此期间52例迁居,13例死于非冠心病,29例(11%)死于冠心病。后5年比头5年心绞痛  相似文献   
42.
作者随访17例频发室速(incessant VT,IVT)。IVT 标准是:①频发持续性(SVT)或症状性VT(≥3次/24h),SVT 是指 VT 持续>30秒或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②在非持续性 VT(NVT,连续>3次室性早搏)发作间期,有 SVT 发作或成对室早构成24小时室早总数>窦性搏动总数;③IVT 期间>24h;④VT 速率>120次/min;⑤除外离子紊乱、QT 间期延长(QTc>0.44秒)、可疑药物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塞<2周的患者。全部病人在用抗心律失常药前、后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放射性核素造影测定射血分数(EF),13例作运动试验,15例作冠脉造影。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2例冠心病患者(A组)及24例冠心病合并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B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0 min、24 h、7 d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动态随访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再狭窄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MDA、SOD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的变化,但B组变化更明显,至术后第7天A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B组仍有明显变化.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出现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4.
近来,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且是临床和实验研究的主要课题.因为心肌缺血和再灌注发生于许多各式各样的临床情况,且是病残、猝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近来在这方面进行的研究和进展所提出的新名词和概念,结合我们的实验和临床观察加以讨论.心肌昏厥(Myocardium Stunning)心肌昏厥曾称为心肌伤损、心肌打昏和心肌顿抑,目前多称为心肌昏厥.是指心肌短暂缺血后,发生再灌注(即血流已经恢复),心肌虽未发生坏死,但其代谢、形态学和功能,如收缩功能不能立即恢复,需经数小时或数日后才能恢复.目前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采用溶栓治疗,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早期再通,即电灌注,但梗塞部位心肌收缩功能仍不能恢复、此时著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室  相似文献   
45.
索他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早搏(室早)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发冠心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有效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观察索他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并与普罗帕酮进行疗效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观察组60例患者(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NIDDM23例)和对照组18例正常人体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进行检测,并回归分析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冠心病合并NID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内皮功能失调以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冠心痛合并NID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变化,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8.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衰的预防苏哲坦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衰的预防应开始于AMI的早期,采取积极措施缩小梗塞面积,预防或减轻梗塞区室壁膨展(IE),抑制或延缓心室的重建过程,早期治疗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以防止或延缓发生临床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  相似文献   
49.
炎症、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及评估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明显相关。C反应蛋白为具敏感性的炎症指标。本文综述有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测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血脂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12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4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68例(UAP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又根据有无冠状动脉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57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65例)。测定各组血GP、PAgT及血脂水平。结果 UAP组患者GP、PA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组GP、PAgT也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SAP组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GP-140、PA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回归分析发现,CHD患者PAgT水平与GP、LDL-C、脂蛋白(a)呈正相关。结论 PAgT水平升高是CHD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脂血症可以促进血小板在冠状动脉硬化过程中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