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和鉴定脐带间充质细胞(UMC)来源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作为Sox2、KIf4、Oct4、c—Myc基因转移载体,将UMC细胞编程为iPS细胞。应用RT-PCR检测细胞基因表达量,鉴定外源编程基因是否整合到iPS细胞核内,分析细胞核型,对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体内分化畸胎瘤和体外分化拟胚体实验,对建立的iPS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iPS细胞形态学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2)iPS与ES细胞内源多能基因(Nanog、Oct-4、Rexl、Sox-2)表达谱相类似,外源编程基因(Sox-2、KIf4、Oct-4、c—Myc)表达发生沉默。(3)外源编程基因已被插入到iPS细胞核内。(4)iPS细胞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表达Es细胞特异性膜蛋白(SSEA3、SSEA4),质蛋白(TRA-1-60、TRA-1—81),核蛋白(Nanog)。(5)iPS细胞在体内能分化为畸胎瘤,在体外能分化为拟胚体。结论iPS细胞类似于Es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32.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便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病变,有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为11.5%[1].高发病率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地影响,现代医学的治疗用药通常以通泄为主,往往只能缓解一时.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很多,疗效相对满意.  相似文献   
33.
背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干细胞生长用饲养层,优于无饲养层,它能够分泌一些既促进干细胞生长又能抑制干细胞分化的因子。目的:建立CF-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最佳的分离培养方法,分析丝裂霉素C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与时间,用于培养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方法:取孕10~15dCF-1小鼠,分离胎鼠原代成纤维细胞,经不同质量浓度(5,10,15,20mg/L)丝裂霉素C处理不同时间(1,1.5,2,2.5,3h)制备饲养层,并观察其增殖情况。将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或胚胎干细胞在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细胞集落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制备CF-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最佳胎龄为13.0~14.0d。丝裂霉素C抑制CF-1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为10mg/L,2.5h,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可以维持5~7d。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在经10mg/L丝裂霉素C处理2.5h后饲养层上能发育成典型的"鸟巢"状干细胞集落。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银杏酮酯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PCI术后患者273例,对照组131例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14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服银杏酮酯滴丸,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F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常规给予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可缓解术后临床症状及减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 h内溶栓组16例、6 h内溶拴组22例和12 h内溶栓组15例.发病1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8例患者血管再通,其中3 h溶栓组9例(56%),6 h内溶栓组6例(27%),12 h内溶栓组3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溶栓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窑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 h和12 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血栓溶解的成功率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6.
艾民  颜昌福  莫晔  李翠萍  乔玉花 《四川医学》2018,39(10):1124-1126
目的 探讨攀枝花地区H型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H型高血压调查患者2290例,根据是否发生脑卒中患者被分为非脑卒中组1963例(85.72%)与脑卒中组327例(14.28%),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A组(1890例,<20μmol/L)、B组(278例,20~30μmol/L)和C组(122例,>30μmol/L),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与血浆Hcy水平。结果 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21.02±15.47μmol/L)高于非脑卒中组患者(18.01±9.3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发病率,C组(31.15%)与B组(23.02%)或A组(11.90%)之间比较,B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性(r=0.163,P<0.01)。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降压和降低血浆Hcy水平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7.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运用四抗原理股动脉注射中西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30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30例住院病人中,男1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9岁;病史:受寒伤湿史20例,嗜烟史100例,外伤史10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4年;多数病人在治疗初期随天气(气温、气压、温度)的变化而症状加重;病位:下肢115例,上下肢10例,单纯累及上肢5例。按全国脉管炎(山东会议)3期3级分类法,3期1级81例,3期2级44例,3期3级5例。均经几家医院确诊或经彩超检查: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管腔狭窄,少数病例有血栓形成。大部分采用过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38.
艾民  张清华  蒋知新  沙杭  高毅  卢海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825-3827
目的:探讨利用Sox2、Klf4、Oct4、c-Myc基因将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UMC)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iPS)的可能性。方法:原代分离培养UMC细胞,包装生产逆转录病毒感染UMC细胞,将感染后细胞接种到饲养层细胞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对编程后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P)染色、检测细胞基因表达量和体内分化畸胎瘤实验。结果:获得原代UMC细胞,细胞被编程后形态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细胞AP染色阳性,内源多能基因Oct4、Sox2、Nanog、Rex1表达量增高,外源编程基因Sox2、Klf4、Oct4、c-Myc表达沉默,细胞体内分化为畸胎瘤。结论:利用Sox2、Klf4、Oct4、c-Myc基因能将UMC细胞编程为iPS细胞。  相似文献   
39.
艾民  张清华  蒋知新  沙杭  高毅  卢海 《山东医药》2011,51(21):16-17
目的应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原代培养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为细胞重编程实验提供有效基因转移载体。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在体外分离培养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应用磷酸钙法将GFP基因转染到293T细胞内,包装生产携带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收集病毒上清液感染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逆转录病毒感染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293T细胞包装生产携带GFP基因逆转录病毒;包装生产后的逆转录病毒成功地感染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结论逆转录病毒可作为有效载体将外源性基因转染入脐带基质间充质细胞内,并且细胞能够稳定表达被导入的外源性基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5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起病12 h内经左或右桡动脉径路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冠脉造影成功率为100%;单纯PTCA 8例(13.8%),PTCA+支架植入50例(86.2%);梗死相关血管(罪犯血管)开通后血流TIMI3级53例(91.4%),血流TIMI2级5例(8.6%);桡动脉穿刺术区皮下瘀斑的发生率为11例(19%);前臂血肿的发生率为4例(5.2%);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为0%。结论急诊经左或右桡动脉PCI治疗AMI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