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7篇
  免费   111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954篇
内科学   988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3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61篇
综合类   4390篇
预防医学   1108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848篇
  481篇
中国医学   1330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721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791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01.
目的 筛选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构建个体化风险筛查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34例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术后3年结肠镜随访。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筛查模型。利用验证组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结果 734例患者包括建模组485例,验证组249例。平均年龄为(64.6±11.5)岁,男性440例,女性294例。总的异时性进展期腺瘤发生率为11.9%(建模组12.0%,验证组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病史、右半结肠癌、中低分化腺癌、腺癌合并腺瘤,腺癌合并进展期腺瘤为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筛查结直肠癌术后出现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模型,并建立风险筛查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957(95%CI:0.935~0.9...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总结原发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影像、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7例原发性CNS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4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年龄、影像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6例为A型(脑表型),5例为B型(脑池型),4例为C型(深部孤立型),2例为D型(椎管及其他型)。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者11例、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者9例、癫痫者3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出现T1高信号者12例。播散转移13例,其中11例呈线片状。手术切除14例、活检3例,6例术后进行了抗肿瘤治疗。总体中位生存期7个月,综合治疗的患者较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20.6±7.9)个月vs (3.3±0.9)个月]。各分型间症状、影像及治疗方式均有明显差别。结论 原发CNS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多具有较明显的影像特点,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该病需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95例接受ICIs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irAEs发生情况。irAEs、内分泌irAEs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共应用ICIs治疗458例次,中位应用3例次(范围:1~33例次)。irAEs的发生率为55.8%,3~4级irAEs发生率为9.5%。最常见的irAEs为皮肤irAEs(27.4%)和内分泌irAEs(22.1%)。内分泌irAEs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16.8%),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1%)和垂体炎(1.1%)少见。多数irAEs发生于免疫治疗初期,78.2%发生于12周内。过敏反应、皮肤irAEs最早发生,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2周(范围:0.9~3.1周)和3.8周(范围:0.9~17.9周),内分泌irAEs中位发生时间为6.9周(范围:3.0~52.1周)。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5.197, 95%CI:1.166~23.154, P=0.031)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 (OR=35.048, 95%CI:2.756~445.787, P=0.006)是内分泌irAEs发生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治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OR=0.107, 95%CI:0.021~0.412, P=0.001)是内分泌irAE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应用ICIs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女性和MSI-H患者出现内分泌irAEs风险增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可能降低内分泌irAEs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志愿者的羧酸酯酶1 (carboxylesterase 1,CES1)和羧酸酯酶2 (carboxylesterase 2,CES2)的基因多态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探索CES1和CES2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从48例健康志愿者获得血样并提取DNA,对DNA进行二代基因测序,并提取总RNA检测基因表达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ES1和CES2基因表达量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关系。结果 CES1的基因表达量为141.8(72.7,237.8),CES2的基因表达量为74.4(30.8,13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BMI与CES2的基因表达有关,性别、年龄和BMI与CES1的基因表达无关。发现CES1 20个基因变异,其中10个会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发现CES2 6个基因变异,其中2个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结论 发现CES2的表达水平与BMI相关,CES1的表达水平与BMI无明显相关,基因预测结果提示CES1的遗传变异可能影响其功能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per-conditioning,PerC)联合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ostC)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明确PerC联合PostC对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 β-oxidation,FAO)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影响。方法 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MCAO模型后30 min进行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治疗(PerC),再灌注24 h后重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PostC),1次/d,直到取材。再灌注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室管膜下区(subependymal ventricular zone, SVZ)神经再生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CPT1A的表达。结果 与MCAO组及PerC/PostC组比较,PerC+PostC组大鼠,身体不对称运动行为评分降低,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以及向梗死区迁移的细胞数量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r=-0.917 9, P<0.0001)。然而,迁移到基底节区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数量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制研究显示,PerC+PostC组CPT1A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PerC联合PostC治疗能够通过增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干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对比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功能结果,探讨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方案对TKA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0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1 881例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ERAS方案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 KSS)、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以及术后1个月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方案后,ERAS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ERAS组患者KSS临床和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  相似文献   
107.
报告了41例透明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超微结构和免疫标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它的临床、组织结构、亚微结构和细胞学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8.
在肺癌中,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10~25%,男女之比约2∶1,年龄多在37~69岁,病程短,进展快,病变以中央型为主,常伴有异位激素综合征,对化疗,放疗高度敏感,预后差~((1-3·14·27))。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眼症的认识,重视继发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09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主诉是否有干眼并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检查等三项眼干三项试验。结果109病例中有自觉症状者49.5%,Schirmer试验阳性者占66.6%,泪膜破裂时间阳性者占55%,角膜荧光染色阳性者占38.5%,其中二项以上检查阳性者占45.8%。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易继发干眼病(干燥性结角膜炎),因此类风关患者常规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干眼症,以利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筛查,以便早期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骨移植材料对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桡骨1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植入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B组植入深冻异体骨,C组植入自体骨,D组植入新鲜同种异体骨。术后不同阶段分别行组织学、透射电镜及X线检测。结果四组骨缺损均有成骨现象发生,骨生成、骨连接情况A、C组优于B组,B组优于D组;A、C组细胞增生活跃、核呈分裂相、胞质丰富、核膜光整、细胞器丰富,同比均优于B、D组;骨缺损愈合时间A、C组为8-10周,B组为12周,D组骨缺损在术后12周仍未愈合。结论提示兔深冻异体骨复合自体骨髓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其取代自体骨植骨修复骨缺损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