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和十二指肠液引流对婴儿期胆道闭锁(EH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和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对52例婴儿期持续性阻塞性黄疸行MRC和十二指肠液检查,以胆总管、肝总管显影和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胆汁酸阳性)并经随访黄疸消退诊断为婴儿肝炎综合征;以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十二指肠液检查无胆汁(胆汁酸阴性)且经外科手术探查诊断为胆道闭锁;并将胆道闭锁MRC及十二指肠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最后有34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3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中30例MRC能清楚显示胆总管、肝总管结构,2例显示较小胆囊,2例胆总管、肝总管未显示。首次十二指肠液检查有胆汁31例,3例无胆汁。18例胆道闭锁中13例胆囊、胆总管和肝总管未显示,4例仅显示较小胆囊,1例仅显示较大胆囊,十二指肠液检查均无胆汁。18例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中,17例与MRC及十二指肠引流诊断相符。结论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能直接观察有无胆汁,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1.1%;MRC能显示肝外胆道结构,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88.24%;十二指肠与MRC联合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7.06%,因此二者结合应用能较准确鉴别诊断婴儿肝炎与胆道闭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nv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结果:两组间症状明显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报告 患者,23岁.于2000年8月10日因停经50d,下腹剧痛伴恶心头晕6h入院.患者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0年6月20日,停经43d时出现晨起恶心厌食等早孕反应,曾做B超提示宫内早孕.  相似文献   
14.
我院儿科在 2 0 0 1年 4月~ 8月 ,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 :流腮 ) 71例。本文就该组住院病人病情特征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71例 ,男 43例 ,女 2 8例。年龄 3~ 6岁2 0例 ,7~ 9岁 2 7例 ,1 0~ 1 2岁 2 4例。发病季节 ,集中在 2 0 0 1年 4~ 8月。来自农村病人 1 8例 ,城市病人 5 3例。 90 %病人有流腮病人接触史。2 临床表现2 1 腮腺状况 :整个病程中两侧腮腺均肿胀者30例 ( 4 2 % ) ;腮腺、颌下腺肿胀 8例 ( 1 1 % ) ;仅单侧肿胀 2 0例 ( 2 8% )。入院时腮腺肿胀天数 :2天6例 ,3天 1 5例 ,4天 1 2例 ,5天 1 3例 ,6天 8例 ,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萘酯(ANIT)所致刚断乳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肌电复合波(MMC)的变化.?方法:?56只刚断乳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中毒组(n?=?40).?两组分别随机取8只在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分别慢性埋置三对银丝电极;?其余大鼠同时行假手术.?术后7-10?d,?埋置电极组大鼠均在清醒、空腹、自由活动状态下记录胃肠道MMC.?中毒组按200?mg/kg一次性灌服ANIT诱发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变,?观察灌服ANIT后中毒组在48,?96,?144,?192?h胆汁流量、血中TB和ALT值及胃肠MMC的变化.?结果:中毒组灌服ANIT后,?48?h时胆汁流量中断,?血清TB和ALT明显升高;?48?h后其胆汁流量逐渐增加,?血清TB和ALT逐渐下降,?于192?h基本恢复.?在ANIT灌胃前,?埋置电极的所有大鼠在清醒、禁食状态下均记录到典型的MMC节律性电活动,?正常对照组与中毒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毒组灌服ANIT后,?MMC节律完全消失,?代之以Ⅱ期样节律紊乱波;?144?h后,?中毒组MMC节律运动开始恢复;?192?h时中毒组MMC均为节律运动,?但中毒组MMC持续时间(911.67±140.47?s)较正常对照组(682.87±77.39?s)明显延长,?其中主要是Ⅱ期持续时间延长(414.12±69.21?vs?150.28±35.45?s),?而Ⅲ期持续时间略缩短(121.21±27.38?s?vs?170.27±38.98?s)?,?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时胃肠MMC表现MMC节律短暂消失或MMC周期延长;?其部分原因可能与消化间期胆汁流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使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严重ABO溶血病是否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胎龄≥34周的ABO溶血病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光疗,如果血清总胆红素达光疗失败换血水平,给予IVIG0.5~1g/kg,4h内匀速输入,比较应用IVIG与未应用IVIG患儿及发生NEC与未发生NEC患儿母亲和自身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23例ABO溶血病患儿纳入研究,其中有48例患儿接受IVIG。223例ABO溶血病患儿中共有6例发生NEC(2.7%,6/223),其中未用IVIG组发生2例(1.1%,2/175),均为NECⅡA级;应用IVIG组发生4例(8.3%,4/48),均发生在应用IVIG后72h内,其中NECⅡA级3例,ⅡB级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IVIG(OR=9.557)、小于胎龄儿(OR=7.932)、5minApgar评分低(OR=1.929)是引起ABO溶血病患儿发生NE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期早产及足月ABO溶血病新生儿使用IVIG可能增加发生NEC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确诊为血管前 置的 12 例病例的彩超声像图特点进行,总结超声检查对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结果: 12 例血管前置病例中超声 正确诊断 11 例,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9.97%,准确率为99.89%。12 例中帆状胎盘 7 例,副胎盘 3 例,脐带 胎盘边缘附着 1 例,双叶胎盘 1 例。12 例病人均行剖宫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前置血管 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诊断灵敏度较高,是胎儿血管前置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护士职业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疲劳现况,分析护士职业疲劳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付出-回报失衡模型,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551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进行调查,以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3个外显指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  相似文献   
19.
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眼针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3个月后观察疗效,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结束6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0.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莲  夏世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91-1092,1118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HPF)开奶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SPF)相比,是否能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使VLBWI更早达到全肠道喂养,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方法 随机将2009年1-6月本院NICU收治的VLBWI 30例分为HPF组及 SPF组,2组均以20 mL·kg-1·d-1开奶,并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按此速度加奶.HPF组在日龄14 d结束HPF喂养,换等量的SPF喂养;SPF组持续以SPF喂养.观察2组患儿开奶前7 d胃潴留总次数、第7天餐前胃残留奶量(包括最大胃残留量、全天胃残留总量/全天预计喂奶量)、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28 d时体格发育情况及是否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结果 与SPF组相比,HPF组开奶前7 d胃残留总次数[(15.5±2.9)次 vs(17.1±4.5次)]、第7天最大胃残留量[(0.9±1.0) mL vs (1.8±1.3) mL]、第7天全天胃残留量/全天预计奶量[(3.1±4.8)% vs (8.7±6.9)%]降低,胃排空改善,胃潴留量减少,达完全肠内喂养时间缩短[(12.7±4.2) d vs (16.6±4.8) d],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加快[(15.37±4.08) g·d-1 vs (11.02±3.49) g·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患儿28 d时头围[(30.01±1.11) cm vs (29.05±1.20) cm]、身长[(42.85±1.62) cm vs (41.55±1.51) cm]、体质量[(1.792±0.213) kg vs (1.617±0.187) k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患儿NEC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HPF能够促进胃排空,改善VLBWI的喂养不耐受,并使其更早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从而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可将HPF用于VLBWI的开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