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DN1)基因rs5370位点作为评估和筛选长跑运动能力遗传标记的可行性。方法:于2009~2010年选取79名中国女子专业长跑运动员,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解析EDN1基因rs5370位点的基因型,通过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试验获取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指标,并追溯运动员退役前各主项的个人最好成绩。结果:中国女子长跑运动员rs5370位点的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布为50.6%、36.7%和12.7%,等位基因G和T的频率分布为69.0%和31.0%,符合哈温平衡定律。该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北方汉族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44,P<0.05),其中GT基因型携带者的VO2max和10000米个人最好成绩均显著优于GG型携带者(P<0.01,P<0.05),且GT携带者达到国际健将水平的OR值为3.73(95%CI:1.29~10.81,P<0.05)。结论:EDN1基因rs5370位点的GT基因型与更高水平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相关联,GT基因型可能是评估中国女子长跑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基因标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讨论该病变可接受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23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2例,腓骨近端复发并胫骨转移1例)根据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方式:9例行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13例行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和内固定术(植骨9例,骨水泥填充4例),1例行截肢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50个月。术后3例复发,肿瘤切除骨缺损修复组1例复发,肢体功能评分80%;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组2例复发,肢体功能评分95%。结论根据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肿瘤复发的控制及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转化,推测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途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柱温为25℃,流动相为0.2%甲酸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330 nm;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质荷比(m/z)为50→1 000;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结合文献推测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代谢途径。结果:肉苁蓉总苷经人工胃液代谢后,共推测出69个成分,其中14个原型成分(如芥子醛葡萄糖苷、胡萝卜苷等)、55个代谢成分(如Methyl-O-Kankanoside J、Methyl-O-Kankanoside E等),推测其代谢途径有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甲氧基化、乙酰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肉苁蓉总苷经人工肠液代谢后,共推测出90个成分,其中4个原型成分(如Kankanoside M、Kankanoside L等)、86个代谢成分(如Methyl-O-Kankanoside、Methyl-O-Kankanoside E等),推测其代谢途径有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去羟基化、甲氧基化、乙酰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结论:本研究初步推测肉苁蓉总苷在人工胃、肠液中可能通过甲基化、去甲基化、羟基化等多种途径进行代谢转化,可为肉苁蓉总苷的体内代谢转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观察4周低氧运动干预结合饮食控制对肥胖青年的减肥效果和血脂、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变化。方法:18名肥胖成年人,分为低氧组11人,常氧组7人,进行为期4周的减肥训练,每周训练6天。低氧组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隔天1次,其它为常氧训练,与常氧组相同。低氧训练环境为模拟海拔高度2500~2800米。按极轻体力劳动者的能量需求和营养均衡为原则制定食谱。采用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分别于实验前后测试腰围、体重、体脂,采用生化法检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4周训练后低氧组体重、腰围、BMI、体脂及体脂百分比与实验前相比均呈显著下降,分别减少了7.27%、6.80%、7.62%、18.84%和13.5%;TC、TG、LDL-C、HbA1c、HOMA-IR与实验前相比也均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9.86%、33.57%、17.2%、6.60%和55.05%;HDL-C与实验前相比升高约5.71%。常氧组体重、腰围、BMI、体脂及体脂百分比与实验前相比均呈显著性下降,分别减少了4.18%、7.77%、4.26%、10.86%和6.79%;TC、TG、LDL-C、HbA1c、HOMA-IR与实验前相比也均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17.8%、50.45%、22.54%、18.50%和59.04%;HDL-C与实验前相比升高约3.33%。将两组各指标训练前后的变化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低氧组体重和BMI的下降量显著性大于常氧组(P<0.01)。结论:与常氧运动相比,4周低氧运动明显降低了肥胖青年体重和BMI。4周低氧运动和常氧运动均能降低肥胖青年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等II型糖尿病危险因素,降低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脉内介入溶栓的时机及经验。方法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共开展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术21例,对21例符合溶栓时间窗(颈内动脉系统起病6h内,椎基底动脉系统起病24h内)临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CT未见对应影像学改变的患者急诊直接进入介入导管室行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6例为后循环急性闭塞,12例为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3例为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分析血管的再通情况以及术后出血和脑肿胀情况,对比分析术前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21例患者中,手术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14例(再通率66.7%),其中术后72h症状好转10例,3例症状未见好转,1例术后24h复查CT见出血性转化死亡;7例患者血管未直接开通,改行单纯动脉内溶栓,尿激酶总量≤70万U,术后72h内症状好转2例,症状未见改善5例,其中1例大面积脑梗死开颅手术减压后重残生存。结论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溶栓和取栓治疗,可以提高血管的再通和改善预后,对于时间窗内患者应该积极行选择性介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硬膜外穿刺针在单切口双通道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6间应用硬膜外穿刺针在单切口双通道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143例的临床资料,对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有无复发等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14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单侧(8±3)min,双侧(14±3)min,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32例,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利用硬膜外穿刺针经脐单切口双通道腹腔镜下治疗小儿斜疝,无需使用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效果确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8.
胡扬  梅丹 《大众健康》2014,(2):50-51
国家卫计委于2013年12月10日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如“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些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09.
雄激素的各种生理作用是由其靶细胞内受体(核受体)介导的,该受体即为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属于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这一家族还包括其它类固醇激素(雄、雌、孕激素,糖、盐皮质激素,维生素D3)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和维甲酸受体以及一些未知其配体的孤儿受体[1]。一般认为细胞内仅有一种雄激素受体,睾酮(T)和双氢睾酮(DHT)均是其有效配基,即“两配基一受体”学说[2]。雄激素在细胞内与AR结合后形成雄激素受体复合物,可进入核内,通过一系列受体后机制将细胞外的雄激素信号传导到DNA上,调控特殊的基因表达,产生雄激素的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观察18周5000米长跑耐力训练效果,为基因多态与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02名中国汉族士兵每周训练3次,采用前10周95%VTHR(通气无氧阈时的心率)±3和后8周105%VTHR±3来控制跑速。用体成分测定仪测定18周训练前后受试者的体成分,通过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分别于训练前后测定VO2max(最大摄氧量)、VT(通气无氧阈)、RE(跑节省化)实验中相关有氧耐力指标,通过定量负荷蹬车运动测定训练前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相关指标。结果:18周训练后受试者VO2max较训练前平均增加了1·56%(P<0·01),VT时摄氧量提高了2·59%(P<0·05),RE时的摄氧量较训练前下降7·60%~9·43%(P<0·01);训练后左心室每搏量增加、心输出量节省化和左室重量增加。结论:5000跑耐力训练可明显提高受试者有氧耐力水平,递增负荷下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呈现良好的顺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