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 观察果王素对 D -半乳糖 (D- gal)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10%D-半乳糖皮下注射6周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灌胃给予果王素,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通过跳台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检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1),灌胃给予果王素后,小鼠上述变化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 果王素可改善D-gal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果王素具有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黄荆条水提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60mg/kg)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三种不同剂量的黄荆条水提液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糖尿病小鼠。给予足量食物和水量,每日定时灌胃一次,连续7天,观察小鼠每天的食量、水量及体重的变化并测定小鼠给药前后的血糖含量。结果:三种不同剂量的黄荆条水提液均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与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且高剂量组的药效最明显。结论:黄荆条水提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青根来源于水龙骨科植物水龙骨Polypodiodes nipponica(mett.)Ching(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的根茎,该药药源充足,资源丰富,能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主治小便淋浊、泄泻、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土家族民间应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背痛、小儿高烧、惊风以及尿路感染。本文着重研究其根茎的显微结构,以填补土家族药物生药学的研究空白,并为开发和利用该药物资源提供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34.
黑胸大蠊的形态学及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黑胸大蠊(Periplanetafuligiosa)的形态结构及显微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对黑胸大蠊进行性状鉴别,然后进行显微鉴别、显微摄影、观察、描绘。结果:色素块较多:一种黄色,一种淡黄色,块状。刺:多见,单个或生长于色素块中,牛角状或火炬形,棕黄色,刺中有花纹理,纹理显棕色,2-4条。肌纤维及蛋白块:长条状,无色,有时可见油脂状物。油脂及油滴:油脂多成块状,油滴无色,圆形,单个或成群。结论:色素块、刺、油脂及油滴为主要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重在探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侧重面: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及强化,重传统性、经典性实验,重与临床的联系,重实践的应用,并总结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对接,为学生将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对四片瓦的显微鉴别研究,填补湖南湘西地区土家族医药生药学研究的空白,并为土家族药物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结果四片瓦茎次生构造较为发达,分泌细胞中富含黄、棕色色素块,根茎多为次生构造,亦见初生构造。结论其根、茎、叶、花显微鉴别特点可为该药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黑胸大蠊(periplancta fuligiosa)德国小蠊(Blattella gemaIlica)的形态结构及显微特征。方法对黑胸大蠊、德国小蠊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显微摄影、观察、描绘。结果黑胸大蠊:色素块较多.块状。刺:多见,牛角状,棕黄色.德国小蠊:色素块不规则块状,有淡褐色或褐色树状花纹,树形色素有网孔状结构,刺:黄色、淡黄色,多见,尖锐较短,牛角状,较大。结论黑胸大蠊和德国小蠊的主要区别是色素块;德国小蠊色素块有树形色素,有网孔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