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茶多酚(TP)在脂多糖(LPS)介导下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MMP-1、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 HPDLCs,在培养液中添加 TP(200μg/ml)作用于脂多糖(100μg/ml)介导的 HPDLCs,培养24、48、72 h,ELISA法检测 HPDLCs 分泌 MMP-1和 MMP-2的量。荧光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 HPDLCs 中 MMP-1和 MMP-2 mRNA 的表达。结果:在 LPS 介导下 HPDLCs MMP-1和 MMP-2分泌量和基因表达升高,TP 可抑制 LPS 介导下 HPDLCs MMP-1和 MMP-2表达。结论:TP 可抑制 LPS 介导的人牙周膜细胞的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etor-BB,PDGF—BB)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内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表达的影响,探讨PDGF-BB对正畸牙移动骨改建中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方法80只sn雄性大鼠上颌安装施加50g力的正畸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隔日于正畸牙局部黏膜注射10ng的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recombinant human pt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rhPDGF-BB),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在加力后1,4、7、10、14d处死动物,制备标本并测量牙齿移动距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计数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破骨细胞内FAK表达变化。结果PDGF-BB明显促进压力侧破骨细胞增殖,加速正畸牙移动,除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牙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点实验组破骨细胞FAK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灰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的PDGF—BB影响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在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牙槽骨改建的过程中,FAK参与了破骨细胞信号转导的下游通路,其表达能被外源性的rhPDGF-BB所调节。  相似文献   
53.
宫外孕破裂是妇产科常见急危症,可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对15例疑诊宫外孕妇女的子宫内膜进行了病理检查,目的为探讨内膜A-S反应在早期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4.
我们自1994年8月~1997年8月,对153例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者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并临床分类,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53例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怀疑出血部位在子宫颈管及子宫腔内者,常规查体并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口服或肌注抗生素3天,无菌操作下行诊断  相似文献   
55.
阐述涤纶中空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性能的变化,并讨论了纤维聚集态结构与中空纤维特有的膨松性、回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后加工过程中,随着拉伸进行,纤维取向越大,潜在卷曲展现越充分,膨松性V1、V2、卷曲性能和压缩回弹率与非晶区取向程度、结晶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0.4%茶多酚液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将4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茶多酚液组、甲硝唑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例。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每天冲洗1次,10 mL/次,连续冲洗7 d。检测用药前、用药1周、停药1周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程度和龈沟液(GCF)量。结果各组AL在用药前、用药1周、停药1周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LI水平均在用药1周、停药1周后显著下降(P<0.01),其中在用药1周后茶多酚液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SBI和GCF水平均在用药1周、停药1周后显著下降(P<0.01),其中在用药1周后,茶多酚液组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甲硝唑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4%茶多酚液辅助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抑制牙菌斑形成,减轻牙龈出血及减少龈沟液的量,对AL的程度无明显影响。提示茶多酚可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7.
秦妍  管晓燕 《贵州医药》2016,(4):426-428
基因疫苗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载体质粒上,然后将重组质粒直接导人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现已证实基因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存在人体不能对基因疫苗进行有效的吸收以及机体对抗原的免疫耐受等不足,使其在人体中的免疫效果不佳.近年来,对基因疫苗的免疫策略、免疫效果及作用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肌肉注射法因外源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水平较低,免疫效果不够理想.基因枪法、电穿孔等递送技术的发展均显著提高了基因疫苗的活体递送效率,使基因疫苗免疫具有较强的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1-2].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PDLCs)分泌和表达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PDLCs,实验组分别为LPS和不同质量浓度的TP的不同组合,对照组为仅含1% 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48 h和72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TLR4的分泌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LR4的表达。结果:100 mg/L LPS组PDLCs TLR4分泌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加入TP进行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TLR4的分泌量和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P对LPS作用下PDLCs TLR4的分泌和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经鼻腔黏膜免疫日本长耳大白兔后的免疫反应性, 确定不同剂量质粒pcDNA3-PAc免疫机体后的抗体效价。方法: 3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 每组6只, 分别为200、400、600 μg pcDNA3-PAc质粒组;400 μg pcDNA3质粒组(阴性对照组);灭活全菌疫苗组(阳性对照组)。质粒组及全菌组以1∶1比例添加弗氏佐剂后进行免疫, 共免疫2次。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液、唾液中特异性IgG、S-IgA抗体。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血液、唾液中抗体高峰时间为初始免疫后8~10周左右;②自免疫后第3周开始, 200、400、600 μg组兔血清、唾液中特异性抗PAc的IgG、S-IgA抗体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05);③200 μg组与400 μg及600 μg组相比, 多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①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具有免疫反应性, 可诱导免疫反应长达14周;②200、400、600 μg的防龋基因疫苗pcDNA3-PAc对体重1.5 kg左右的兔都是有效的免疫剂量;③在本研究条件下, 400、600 μg疫苗组效价优于200 μg组。  相似文献   
60.
银杏是原产于我国最为古老的稀有植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大大增加,广泛应用于卫生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本文就银杏叶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