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Ieosis简称IM)现认为多系EB病毒所引起免疫学异常的一个典型疾病,也是一种流行性散发性传染病。近年国内外报导日渐增多,典型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发热、咽炎、淋巴结和脾肿大,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抗体滴度升高。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分型复杂,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常被疏忽误诊。现将我科住院43例与门诊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附5例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22.
多器官功能衰竭伴肾上腺出血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章培锋,肖启亮,沈建军衡阳医学院匡希文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是儿科危重病患儿的主要死因,MOSF伴肾上腺出血者,很难存活,且肾上腺出血于生前常难诊断,多在尸检时才发现。本文报告MOSF伴肾上腺出血1...  相似文献   
23.
24.
25.
本实验按元素铁用量分组,对家兔进行口服硫酸亚铁和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400mg/kg,不论口服或注射,多数生存至二周以上;>800mg/kg,除注射组可生存7~14天或14天以上,口服者几乎全部在24小时内死亡。实验证实,在摄入铁剂量相同时,注射组血清铁峰浓度高于口服组,但持续较高的血清铁浓度时间短,表明易于从循环中清除及转移到结合或沉积铁的部位,是注射组死亡率低的重要原因,铁中毒时,铁蛋白含量亦增高,但其意义不如血清铁显著。  相似文献   
26.
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个常见类型,是因其母亲在妊娠期前或妊娠期中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母体的免疫性抗体传入胎儿体内所致。本病的发病率约占新生儿的1/3000,患ITP的母亲约有50~80%的新生儿罹患本病。目前,  相似文献   
27.
28.
我科对7例多发性骨骼发育障碍呈侏儒状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检查。证实为多发性骨骼发育不良6例,软骨发育不全1例。同时,对所在的三个家系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一,家系甲为两代四名患者,一母三子发病,其父女经检测正常。家系调查97人(附图1,图中有省略,下同) 例1,女,46岁,为其母46岁,父50岁时第13胎、第13产所生。幼时无特殊。自5~6岁起,腕、肘、膝、踝等关节肿痛,但不红不热,历时两年。自此生长停滞,尤以肢短为显著,行走摇摆,四肢不可完全舒  相似文献   
29.
有关患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发育均不完善,当受到疾病影响时,可干扰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前来就医或住院的患儿,要十分重视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因为心理护理的实质,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